于是,李凡的微博遭殃了,成了网民们的主战场。
“借李老师的微博,我向京大提出严重的质疑,你们不是兼容并包么,你们关微博评论干嘛”
“怎么的,不听大众的言论,你们要自绝于人民啊”
“你觉得关了微博评论我们广大的网民就没有办法了么”
“哥们儿,什么办法”
“哼,明天去京大游行请命”
“算我一个”
“我也去”
“1”
京大的领导们都在偷偷窥屏呢,见这情况不妙,立马通知校保安室,还打电话请求了附近的警察局协助。
把这帮老头子们吓得啊,瑟瑟发抖。
其实,他们还是年纪太大,和年轻的网民有代沟。
那不过是网友开玩笑吹牛逼起哄好么又不是国际大事,谁还真能为了替李凡“喊冤”来一回游行啊再说大家也不敢啊。
其实大家心明镜似的,李凡冤个屁,大二的时候就教大一新生,多牛逼啊
网友们只是觉得,李凡应该更更更牛逼,因为他是国内最负盛名的学者这才替李凡着急。
李凡的粉丝很多很广,但是大家都不傻,还是知道轻重的,要是真有人为这件本不该起波澜的小事去聚众游行,那纯粹是一帮精神病
网民嘛,本质上还是喜欢聚众煽风点火的,但是,只限于网络之上。
离开网络回归现实,一个比一个规矩,一个比一个理智。
李凡的电话响了,校长来电:“李凡,发表一个微博,让网友们冷静啊,一定要冷静”
“啊”
“别让他们闹事,那影响就不好了。”
“什么”李凡笑了,“亲爱的校长,您当真了哈哈,您真逗,您老太可爱了那是大家在胡扯呢,我又不是钓鱼岛,您放心好了。”
“你确定”
“当然,您平常不上网,不了解网络。而我,太了解我们这一代人了。”
“哦,明早你直接来我办公室。”
“好”
这段时间,管彤成功地把李凡赢来的200块钱输光了,李凡脑袋都大了,这下看你还吹不吹牛逼了
落座,李凡活动了一下手腕,赢回来。
次日早晨,终于结束了这场麻将局,李凡打着哈欠数着手里赢来的800块钱,精神虽然颓废,但是心情是美丽的。
开车回到京大,他刚来到门口,只见保安室里一堆人,正眯着眼睛盯着校门口过往的人群,仿佛在搜查可疑份子。
李凡无语了,一定是老校长安排的。
老校长,时代不同了,不是你们那坐着火车全国跑,专治各种不服的年代了。我们这个年代啊,我们只是在网络上很冲动而已。
第446章承担重任
李凡看到老校长后就情不自禁地笑了,这位老同志被一帮起哄的网友吓住了,想想也是醉了。
老校长则说你永远不清楚青年人身上蕴藏着多么狂热的情绪,老校长追忆起了在那个特定年代中无法抹去的记忆。
老校长找李凡来,自然是关于李凡头衔的问题,也没有什么价值或营养的话,主要是平复一下李凡可能波动的情绪。
可令老校长讶异的是,李凡对此根本没挂在心上,他只是淡淡地道:“我不在乎虚名的,再者,这件事情被网友们严重夸大了,我还感到有些对不起学校呢,毕竟,这只是正常的教学安排,我真没想到会产生了额外的不该有的关注。”
老校长点了点头,“我们也一直在和上面研究,这次事件,可能涉及到新的教改,并很可能以此为契机,在高校内进行肃清计划。”
李凡愕然,“肃清计划”
“内部会议中,口头上是这么称呼的,但正式文件一定不叫这个名的。
教育部一直有重新整顿教师队伍的考虑,可能会借助这次事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所以说,网友们这么一闹,对上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舆论契机。”
李凡笑了:“难呢,大刀阔斧极有可能变成修修补补小打小闹”
“不,这次是认真的,将会成立巡视组全国督查的多了不跟你说了,不要和其他任何人谈,我们现在是关门会议。
今天和你谈话的目的,除了做做你的心理工作外,还有一点要向你承诺。”
李凡:“什么”
“你在京大工作,我个人以及京大,将为你提供一切最优条件。”
“可是那个”
“怎么吞吞吐吐的说”
“我也没想着在京大一直任教啊。我学识有限,年纪尚小,资历浅薄,万一误人子弟呢。”
“去去去,找个地方凉快去”老校长眼皮一垂,赶人了。
“我真的没打算长期在京大任课真的”
“这个以后再谈,你先开一学期课看看。”
辞别校长室,李凡来到毕老的家,推着他在校园的林荫道里散步。
毕老年事已高,一年前还健步如飞呢,一年后便需要坐轮椅出行了。
老年人的一年,可能相当于年轻人的十年光阴,他们的日子是按天算的了。
毕老望着碧绿的湖水,扇着手里的一方纸壳,充满期待地谈论着他对甲骨文史的编写构想,每每说到激动之处,那花白的胡须仿佛也跳动出了青春的旋律。
李凡本意是来推辞编写甲骨文史的工作的,他觉得甲骨文史编写并不急于一时。
因为甲骨文的研究才百余年,还处在初级阶段,不适合编史。
而且,自己还年轻,咱们保守估计活到100岁吧,等一下,世界最长寿的活到了134岁呃咱们保守估计活到135岁吧,那100岁的时候自己可能还是思维敏捷的“少壮”呢。
而随着科学的进步,出土文物的增加,以及自身学识的积累和思考能力的进一步成熟,李凡完全可以在自己的晚年来完成甲骨文的编史,那时候各方面必定较之现在成熟许多许多。
如果将这个工作推迟五六十年,那相当于增加了甲骨文研究史一半的时间
李凡不是特别想做这件事,但面对垂垂老矣却又再次焕发荣光的毕老,李凡有些不忍拒绝。
毕老从口袋里拿出一支笔,然后在纸壳上画了一个符号,也可以说写了一个甲骨文。
毕老道:“小凡啊,这个字你怎么看现在所里对此没有定论。”
李凡道:“我认为,应该被释为依字,此字藏于衣内,或藏于以内,应为侌的初文,侌,玉篇古文隂字,隂同陰礼记祭义中,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又音雍诗豳风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毕老笑了,很欣慰地笑了。他又问:“你觉得,所里的那些学者水平如何”
“都有很高造诣。”
“屁话你给我实话实说。”
李凡嘻嘻一笑:“都有一定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