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水平呵,一帮混饭吃的,学术没搞明白,天天嚷着各种福利,嚷着要头衔,要带研究生我呸,也不害臊。”
甬路旁突然传来了女人的声音。
“瞧瞧你太爷,又不知道和谁生气了”
“太爷你不能生气,你还要万寿无疆呢。”
“李老师,给你雪糕。”
“李哥哥,我同学说你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但我不这么认为”
来的二人一老一少,是毕老的小闺女和他的重孙女。
李凡接过雪糕,问道:“小屁孩,为什么你不这么认为呢”
这小姑娘认真地道:“因为我认为聪明这东西也没法衡量,世界上各行各业聪明的人多着呢,怎么互相比较聪明是脑子里面的,看不到的,可能普普通通的农民伯伯,智商都比博士高很多呢。”
但是呢,我认为你是世界上最帅最帅的人,因为这个是表象啊,能直观地看到”
李凡点头,“你的认为没有错,我就喜欢你的肤浅”
李凡掐了掐小姑娘的脸蛋后,也就告辞了。
到底是没张开口拒绝这份工作,尤其是听到毕老那句“我已风烛残年了”之后。
几日后,甲骨文所甲骨文史正式立项。
主编:毕胜元、李凡。
编辑:孙哲语言学院院长、顾文武教授、程大璐教授
校正:崔丽副教授;杨乐博士。
这是华国近现代史上一次奇迹,丛书、资料书籍的编写,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匪夷所思的情况。
主编竟然是个19岁的大学生,而其他责任岗位上的基本全是教授副教授。这在未来的历史长河中也是一桩奇事。
别说国内了,国外也很少有这种类似的情况出现啊。当然也有一两例。
新闻像雨点一样落向了国内的街头巷尾,大家除了感叹李凡这个年轻人的卓越才能外,还特别佩服甲骨文所的高风亮节
连所长都自任自己为编辑人员,而不奢望主编一职,可见甲骨文所也是极其有胸怀的
坦白地讲,不是他们有胸怀,而是,不得不有胸怀。
人的才华有大小之分,如果下属比自己有才华,自己可能利用利用甚至踩他几脚,这是事业单位的普遍情况。
但是,如果你身边的人是爱因斯坦呢你敢踩啊你想成为历史的罪人啊那还不得多多关照人家的身体健康以及工作,并且时不时地旁敲侧击自己对他的好,然后流露出“苟富贵勿相忘”的目的
当然了,李凡可不是爱因斯坦,这咱可不敢沾边。
因为,李凡他是文科生啊。
第447章李教授
作为华国权威丛书系列最年轻的主编,李凡除了狠狠地刷了一遍各大新闻外,他的工作也更加繁忙了。
有人说能者多劳,但是也是有一定限度的,李凡还得想方法调整自己的工作安排,并适当地砍掉了很多活动,而且在乐知网的运营上进一步放权。
幸好是合伙运营公司,幸好有能人扶持,否则,自己就算三头六臂也无法身兼数职。
李凡这么牛逼的人物面对多重身份的时候尚且力不从心,真不知道那些挂了十几个头衔的大名人是如何逍遥地生活的。
李凡将工作安排得几近密不透风,但还是给自己留下了一些喘口气的时间,毕竟,他还立志保守活到135岁呢。
坦白地说,今年的工作安排失当了,李凡决定逐步调整状态。
乐知网与365公司投资计划还在谈判,不过大框架已经敲定了,细节还在探讨,应该很快就能谈妥。
李凡刚刚去公司了解了详细的情况后,便越过马路,走进了京大的校门。
“李教授好”
“别闹”
“恭喜李教授”
“什么教授啊,别瞎说啊”
一两个人打招呼开玩笑的话,李凡并不稀奇,可关键每个人都是如此,不论他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难道学校已经开过会,决定聘用自己为副教授
可是,那校长一定会第一时间通知自己的,怎么可能所有人都知道了,偏偏自己蒙在鼓里呢
他抓住了一个女生道:“你们为什么都管我叫教授啊关于我能不能成为副教授,咱学校还没有定论啊”
女生笑了:“可是刚刚下了通知,你已经入选了新一届的长江学者了啊”
“啊”李凡一愣,“你们怎么知道的”
女生晃了晃手机:“你看,朋友圈已经传疯了,你看教育部的官微,公布了这一届长江学者的名单。”
李凡看了一眼教育部官微,的确刚刚公布了新一届新增的长江学者名单。然后在密密麻麻的名字中,锁定了自己的姓名。
这个世界的长江学者和前世略不一样,这里的长江学者的地位更加重要一些,人数也少一些。
不管是在哪个世界,长江学者都是高端人才最重要的名头,它是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体系。
只不过,前世的长江学者达到了3000余人,而这个世界里,人数600人左右。更加难进,更加苛刻,更加弥足珍贵。
他被纳入新一届长江学者行列的消息,自然在几天前就得到通知了。长江学者是学校在去年元旦为他申请的,由于苛刻的审核制度,宁缺毋滥的严厉方针,所以审核周期很长,直到前几天才完成评选。
李凡道:“哦,我的确被纳入长江学者的行列了,但我也不是副教授啊,两者没关系。”
“怎么没关系啊长江学者是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部分,长江学者全是教授啊”
李凡解释:“你们理解错了,长江学者分为三类: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和青年学者,我是最后一种,以青年学者身份入选的。”
“那我不管,你就是教授,不信等着都长江学者了,还不受聘为教授,怎么可能”
李凡笑笑,直步走向教室上课去了。
今天上午这节课是艺术的未来,是一位年轻的讲师讲述的。
讲师今天的课程没有往日精彩,他有些分心了,时不时地瞄向李凡几眼。
讲师心里琢磨着,人家19岁成为长江学者,自己也不贪婪,39岁能入选他就烧高香了。
想想,讲师给长江学者上课,这是非常汗颜呢还是值得去吹牛逼
讲师想了想,还是值得吹牛逼毕竟自己是在给爱因斯爱因斯李上课啊
京城的6月份格外炎热,人被蒸得热气腾腾的,幸好学校给力,教室、宿舍全线崭新的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