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磅炮的长径比是16:1~22:1,也超过了二将军炮。
所以论射程、威力和精度,二将军炮都差了6磅炮很多。
这不仅仅是设计的问题,还与冶金和铸造技术有关。
欧洲采用整体铸铜或铸铁加镗孔工艺,炮管更轻且能承受更高膛压。
明朝二将军炮为分段铸造,强度较低,长径比难以提升。
在弹药的标准化方面,双方也有差距。
欧洲6磅炮弹径公差控制在毫米级,减少燃气泄漏。
明朝炮弹普遍游隙较大,能量损失显着。
战术用途方面的差异就更明显了。
欧洲6磅炮专为野战设计,强调机动性与火力支援。
明朝二将军炮仍以守城为主,野战能力有限。
因为欧洲炮车设计更优,所以比重量相当的明朝火炮野战机动性更强。
灭虏炮弹重约1~2明斤,总重约100~200明斤,合60~120公斤,长径比约12:1~18:1,
身管相对细长,射程较远,属于明朝较先进的野战炮。
从重量来看,灭虏炮与同时期欧洲的3磅团炮相当,后者重约120~150公斤。
然而灭虏炮的弹重却不及3磅团炮,长径比虽与后者的14:1~18:1相近,
但分段铸造工艺导致炮管强度较低,射程、威力、精度仍逊色于3磅团炮。
铸造工艺、弹药标准化、炮车设计方面的差异依然存在于灭虏炮与3团炮之间。
此外欧洲的3磅和6磅野战炮都有锥形火药室,灭虏炮和二将军炮却没有。
吩咐过亲兵后,皇太极扫视战场一圈,入眼不是残肢断臂,就是无头的躯干,根本就看不到一具完整的尸体。
那些只留下残肢断臂的,大多是被实心炮弹打爆了躯干。
只留下躯干的则相反,大多是被实心炮弹打爆了肢体,有的是上肢,有的是下肢。
至于头可就不一定是被炮弹打爆的,多半都是被明军割走的。
那可是战功的凭据呀!
皇太极看了片刻,突然迈步走向一具四肢还算完整的无头躯干,蹲下去查看起了脖颈处的断面。
“颈部断口参差不齐,呈撕裂之状,颈椎断面呈现粉碎性骨折……”
他一边看,一边说出观察到的情况,顿了顿,终于下结论道,
“这是被实心炮弹打爆了头。”
“妈的!全是没头的尸体,老子就不信,这么多人还能都是被炮弹打爆头的?”
阿敏恨恨地道,牙齿咬的咯咯直响。
这是明摆的事情,还用得着你说……
皇太极根本就懒得理他,兀自查看起来那具尸体的躯干部分,
只见其穿着的棉甲表面密密麻麻的,有许多蜂窝状的孔洞,棉布上还有烧灼痕迹。
他像是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扭头看向尸体倒地的方向,
果然发现地上散落着几枚弹丸,便伸手拾起一颗,捏在指尖端详。
“是明军的三钱鸟铳弹!”阿敏突然大喊出声,仿佛发现了什么重大案情似的。
“不是……”皇太极淡淡地摇了摇头。
“怎么能不是?当我没见过鸟铳的铅弹吗?”阿敏没好气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