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中并未明确记载北岸川军遭到过炮轰,
却明确提及后金“取沈阳炮具,击溃南岸明军”。
如今阿敏的话更是证实了这点。
要是李国助在场的话,心里一定会很高兴,又证实了一条被后金隐匿的史实。
“你不信?”
皇太极嘴角一扬,转身沿着地上一条血肉沟壑走到山脚之下,突然停下来叫道,
“你过来看,这是什么。”
阿敏急忙跑过去,果然见地上有一枚拳头大的铁球,上面还沾着血肉,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炮弹。
“还真有大炮!”阿敏眼睛瞪大了一圈,不可思议地道,“这怎么可能?”
“看这炮弹的大小,可能是二将军炮或者灭虏炮。”
皇太极冷静地沉声分析道,
“这两种炮都不是很重,并非不可能运到这里来,”
“威力也都不错,完全可以造成这样的杀伤效果……”
“到底是哪种炮?”
不等皇太极说完,阿敏就没好气地吼了起来,脸色阴沉得可怕。
当时他的镶蓝旗总共才不过七八千旗丁,这一下就折损了一千人,
其中还包括一个甲喇额真和三个牛录额真。
这些精兵强将本该驰骋疆场、摧枯拉朽,如今却在这荒山里成了一地烂肉,
让他如何能不义愤填膺,痛心疾首。
皇太极无端被吼,并不十分介意,而是蹲下身子仔细查看起那颗炮弹。
片刻之后,他以颇为确定的语气说道:
“这颗炮弹大约有两斤多重,应该是二将军炮的炮弹。”
“不过这就奇怪了,那二将军炮大约有三五百斤,主要用于守城或固定阵地防御。”
“想运到这个地方来,怕是还有些费劲呢。”
“要是一二百斤的灭虏炮运到这里来设伏,倒是比较方便。”
“只是灭虏炮的炮弹一般都是一两斤重,我还没见过超过两斤的。”
“看这个情形不可能只有一门炮,十几门应该是有的,”
阿敏终于难得的冷静下来推测道,
“二将军炮应该只有一两门,其它应该都是灭虏炮。”
皇太极点头称是,忽然顾谓左右道:
“你们四下去看看,把能找到的炮弹都收拢到一起。”
很显然,他是想把炮弹集中起来,通过对比,证明阿敏的推测是否正确。
虽然皇太极的推测并不符合事实,但还是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充分体现了他对明军火器的熟悉。
难怪他接任汗位以后,八旗火器会逐渐超越明军呢。
正如皇太极所说,
二将军炮弹重约2~3明斤,总重约300~500明斤,合180~300公斤,长径比约10:1~15:1,
属于中型火炮,身管略长,一定程度上兼顾了野战与守城,及射程与机动性。
从重量来看,二将军炮与同时期欧洲的6磅野战炮相当,后者重约200~300公斤。
然而二将军炮的弹重却与3磅团炮相当,几乎差了6磅炮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