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吧。”
朱慈烺平静地回应。
眼看着都到了这个时候了李定国还是如此的无礼,既不跪拜、也不使用尊称,朱慈烺身边的李虎、郑成功等人当下便变了脸色。
要不是因为知道朱慈烺很看重李定国,他们早就上去砍死他了!
而就在这时,李定国也终于开口了。
“你真的能让天下百姓都吃得起饭吗”
李定国问道。
朱慈烺微微一愣,似乎没想到李定国竟会问出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
短暂的愣神后,他咧嘴一笑,眼神中透着无比的坚定与自信:
“当然!若本宫做不到,那么到时候不用他人造反,本宫就先反了这大明。”
“本宫此生的夙愿便是要让这天下的百姓都能吃得起饭、穿得上衣,不再有人冻死饿死。”
“你若不信,尽可拭目以待!”
李定国听完朱慈烺的话,随即又沉默了。
眼前的这位大明太子虽年轻稚嫩,但他的身上却有着极为强大的气场,让他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感觉。
那边是他所说的一切到最后都能成真!
若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自己这一生也算是别无他求了!
下一秒,李定国缓缓转身,从身旁的刘文秀手里接过一根荆条,然后双手举着荆条下跪,心悦诚服的说道:
“草民李定国参见太子殿下,草民愿意归降。”
“草民之前多有得罪,还望太子殿下惩戒!”
刘文秀等人听到李定国的话,悬着的心也是终于落了地。
毕竟好歹也是做了这么多年的兄弟,他们真的不愿意看到李定国去死。
与此同时,朱慈烺见李定国心悦诚服地跪在自己面前,脸上的笑意便怎么也压不住了。
因为这对他而言实在是太有成就感了。
下一秒,朱慈烺伸手接过李定国手中的荆条随手丢在一旁,然后亲自将他扶了起来。
“之前的事情不必再提,本宫可不是小气之人!”
紧接着,朱慈烺又吩咐身后的众人道:
“都别愣着了,快去请太医来为他们治伤。”
随后,朱慈烺拉着李定国的手进入了东宫,刘文秀等人也在侍卫们的帮助下解开了身上的荆条。
荆条解开之上牵动身上的伤口,瞬间让他们疼得龇牙咧嘴。
不过和他们的未来相比,这点痛压根不算什么。
等到众人身上的伤口处理完毕,朱慈烺这才召见了他们,然后说起了安置一事。
朱慈烺打算让其他人先担任卫所千户,管理之前投降大明的那些农民军,将他们安排在与建奴新划分的边界附近。
虽说这看似有些危险,毕竟附近就是建奴的地盘了。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边界附近可是驻扎着不下三万边军和卫所军。
也就是说真要爆发战争的话,他们也无需冲锋在前。
当然,要是去了辽东之后这些人不安分,那么他们就会成为先锋部队。
至于李定国和刘文秀,朱慈烺打算让他们先跟随祖大寿历练,并且授予游击将军之职,至于后续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众人听到朱慈烺的安排,自然也是欣喜若狂。
毕竟他们一下子从贼寇摇身一变成为大明武将,最低的都是五品,还有什么可挑剔的
至于刘文秀和李定国,更是四品武将。
于是众人纷纷起身,再次向朱慈烺千恩万谢。
最终,朱慈烺决定让李定国等人休息两天后,即刻动身前往辽东。
毕竟各地的藩王和宗室子弟已陆续进京,他们实在是不宜继续留在京城了。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朱慈烺压根没打算将收降李定国、刘文秀等人之事告知崇祯。
可一想到李定国、刘文秀等人之前在河南的时候极有可能屠杀过宗室子弟,若不让崇祯知道这件事情的话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所以朱慈烺最终还是打算先和崇祯打个招呼。
虽说此举有先斩后奏之嫌,可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了。
反正崇祯同不同意的,都不能改变朱慈烺的计划!
因为自从从辽东返回之后,父子二人之间的关系早已没了任何隔阂,所以朱慈烺也就不再将崇祯圈进在后宫了。
所以白天的时候,崇祯基本上都是待在养心殿了。
养心殿始建于嘉靖十六年,坐落于紫禁城之内,地处内廷乾清宫西侧,是一座格局独立的宫院建筑。
宫院占地面积达五千平方米,整体呈现工字形布局,前殿与后殿由穿堂相连,相辅相成。
前殿规整开阔,是皇帝处理政务的重要场所,后殿静谧私密,布置精致典雅,为皇帝休憩起居的寝宫。
在嘉靖年间,嘉靖为了修仙问道,在养心殿前修筑了无梁殿,用于炼制丹药。
朱慈烺刚踏入养心殿,一股浓郁的檀香瞬间扑面而来,袅袅香烟弥漫在整个宫殿,让这里笼罩着一层神秘的氛围。
又向前走了几步,朱慈烺瞬间就无语了。
只见宫殿之内,崇祯身披一件道袍,道袍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经文,在这样的环境下透着几分神秘。
甚至连他的发髻也梳成了道士模样,此时正与冲虚道长兴致勃勃地交谈着。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朱慈烺的脑海里不自觉的就出现了两句话:
“练得身形似鹤形,不怕宫女勒脖颈!”
冲虚子瞧见朱慈烺进来,赶忙起身恭敬的行礼道:
“贫道拜见太子殿下。”
不过此时的朱慈烺目光完全被崇祯奇异的装扮吸引,竟一时没理会冲虚道长。
就在这时,崇祯也看到了朱慈烺。
下一秒,崇祯看向冲虚道长道:
“道长,今日到此为止吧,你先退下,朕有话要与太子说。”
冲虚道长也明白此地并非久留之际,对着崇祯行礼后,脚步轻盈地悄然离去。
等到冲虚道长离开之后,朱慈烺这才回过神来,目光又在崇祯身上打量一番,脸上的表情却是更加无语了。
因为就在刚刚,他差点以为崇祯被嘉靖附身了!
紧接着,他忍不住开口问道:
“父皇,你为何如此打扮”
崇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笑意道:
“这还不明显吗朕打算修仙问道。”
朱慈烺再次无语,因为他明明记得之前自己和崇祯说过凡人是无法修炼成仙的,怎么如今崇祯还是走上了这条路
只是没等他再次开口询问,崇祯却是率先解释道:
“你放心,朕没忘记你之前提过的那些事,也并非真的要修仙。”
“朕这么做,不过是为了迷惑百官,让他们觉得朕沉迷修仙问道,不理政事。”
“如此一来等你成年之后,朕便能顺利将皇位传给你,届时他们也不会有异议。”
“毕竟比起一个修仙问道、不理政事的皇帝,一个年轻有为的皇帝更加符合他们的心意。”
朱慈烺听到这话,瞬间明白了崇祯的良苦用心。
敢情崇祯之所以要这么做,其实是为了方便以后能够把皇位传给他啊!
而且仔细想想,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毕竟如今的崇祯也就三十来岁,哪怕再过个三五年朱慈烺成年了,崇祯也不过四十岁而已。
四十岁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虽然不年轻,但也算是正当壮年了,这个时候如果突然宣布要传位给太子的话,势必会引起一些人的猜忌。
但要是这个皇帝沉迷于修仙问道、不理朝政,那么他的传位似乎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只不过这样一来的话,崇祯的名声可就不太好了。
朱慈烺倒是没有想到,崇祯居然愿意用自污的方法为他的将来铺路。
一时间,朱慈烺心中多少有些感动。
随后他这才走了过去,在崇祯身旁缓缓坐下,然后为崇祯倒了一杯茶,双手捧着递过去,恭敬地说道:
“父皇如此为儿臣着想,儿臣感激不尽。”
崇祯微微一笑。
“朕不止是为你的将来着想,也是为了大明的将来着想。”
“皇帝这个位置,你比朕更合适,这也是朕唯一能为你做的事情了!”
“至于那些虚名,现在想想其实也没那么重要!”
崇祯说完这话接过茶水,仰头一饮而尽。
随后崇祯放下茶杯,看着朱慈烺问道:
“你今日来找朕,所为何事”
朱慈烺这才想起自己的来意,随后开口说道:
“父皇,张献忠的部下和义子们已陆续进京,不过儿臣不打算杀他们,并且他们也愿意归降朝廷。”
“所以儿臣计划将他们全部安置到辽东,管理那些投降大明的农民军。”
“只是他们之前跟随张献忠造反,极有可能屠杀过宗室子弟,所以儿臣觉得有必要来跟您说一声。”
崇祯听后,微微皱眉,似乎在考虑着什么事情。
虽然在最初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崇祯也很生气,在生气过后又觉得没什么必要。
毕竟那些宗室子弟和崇祯的关系实在是太疏远了。
而且若没有他们的牺牲,大明朱家军也难以组建起来。
种种原因加起来,就导致崇祯眼下已经不怎么在意农民军屠杀宗室子弟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