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崇祯要修仙这大明大概是要亡了!
想到这儿,崇祯的神色这才缓和下来。
随后继续说道:
“虽说朕对你的做法没意见,但你要考虑清楚,若此事被其他宗室子弟知晓,可能会引发很多的麻烦。”
朱慈烺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成竹在胸的笑容说道:
“父皇放心,这些事儿臣早就考虑到了,他们要去的是辽东,而宗室子弟就算组建朱家军,目标也是李自成、张献忠所在的陕西、河南等地,双方大概率不会碰面。”
“即便将来真的要一同攻打建奴,儿臣自会想办法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
“若是实在不行,便给他们改个名字。”
“总而言之,儿臣会处理好此事的。”
眼见如此,崇祯也就不再多说些什么了。
不过紧接着他又想起了什么事情,然后又道:
“对了,朕刚和冲虚道长商议,今日下午打算去他的道观小住几日,图个清静。”
朱慈烺心里明白,崇祯这是要向百官暗示自己要修仙问道了。
要知道自嘉靖皇帝后,还没有哪位皇帝会公然前往道观居住。
对于这种事情,朱慈烺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说道:
“父皇放心,您今日的所作所为,儿臣铭记于心。”
崇祯微微一笑。
“这大明,以后就托付给你了,不要让朕失望!”
当天下午,天空阴沉沉的,厚重的云层仿佛随时都会压下来,闷热的空气好似凝固了一般让人喘不过气。
崇祯在一众侍卫的簇拥下,乘坐着龙辇大摇大摆地出了宫,然后直接前往京城外的白云观。
这座道观坐落于苍松翠柏之间,四周云雾缭绕,颇有几分世外仙境的意味。
此前,朱慈烺给过冲虚道长很多选择,他可以随便选一座北京附近的道观居住、也可以找一个地方由朝廷出钱建造新的道观。
但玉虚子不愿浪费钱财,便选择了这座白云观入住。
自然而然的,崇祯要去的也是这里了!
消息很快在锦衣卫的传播下,如同野火般迅速扩散到整个京城。
百姓们对此倒是没什么太大的反应,只以为是皇帝在宫里待的时间长了,想去散散心。
可文武百官的反应就非常大了!
因为他们都青浦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内阁。
几位大臣正在内阁值房处理公务,闷热的天气让屋内的气氛愈发压抑,虽然屋内放着几盆硕大的冰块,但依旧无法驱散这股燥热。
突然就在这时,刚刚有事归家的内阁大臣张志发突然脚步匆匆的跑了进来,边跑边道:
“诸位!大事不好了!”
屋内正在忙活的几人听到这话,纷纷向他了过来,满脸都是疑惑。
张志发先是拿起桌上的茶水喝了一杯,这才喘着粗气说道:
“陛下.陛下的圣驾刚刚去了白云观,还说要在那里住上几日,暂时就不回来了!”
什么
薛国观听到这话,手中的笔“啪”地掉在地上,满脸都是震惊之色。
这种事情要是放在其他朝代的皇帝身上,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
可要是放在明朝皇帝身上、特别是嘉靖之后的皇帝身上,那他妈的可就要了老命了!
毕竟自从嘉靖之后,文武百官们最怕的就是皇帝和道教扯上关系了。
而且还说什么住上几日、暂时不回来,崇祯这不是摆明了要搞事情吗
真要是再来一个嘉靖,也不知道这大明还能不能撑得下去。
“陛下究竟怎么想的怎么会去那种地方”
内阁大臣蒋德璟忍不住开口说道,然后将手中的笔重重拍在桌上,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他是真的想不通崇祯为何突然要去道观,而且还说什么暂时不回来了,这不是摆明了要求仙问道吗
要知道身为一个皇帝,一旦有修仙问道的举动,必将对国家产生重大影响。
一百多年前,大明出了个修仙的嘉靖皇帝,难道一百多年后,还要再出现一个修仙的崇祯皇帝
其他内阁大臣听后,纷纷沉默不语,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担忧。
因为他们深知这件事情的严重性,皇帝修仙问道绝非明智之举。
特别是当下的这位皇帝!
虽说嘉靖皇帝也在修仙,但谁都知道,嘉靖皇帝可是一位绝顶聪明的政治高手。
即便修仙也能将国家大事处理得井井有条,文武百官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压根就翻不起什么浪。
但谁能保证崇祯也有这般能力
以崇祯之前处理政事的手段来看,恐怕连嘉靖皇帝的十分之一都比不上。
若他再沉迷修仙,这刚刚稍有起色的大明帝国岂不是又要变得摇摇欲坠了
等等
突然就在这时,薛国观的脑海中莫名的闪过一个念头。
这该不会又是这父子俩的计谋吧
仔细一想,还真有这个可能。
毕竟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崇祯压根就没有表现出任何痴迷道教、或者痴迷于修仙问道的苗头,怎么好端端的突然就要求仙问道了
他难道不知道一旦这么做的话,他必定会被天下人诟病吗
除非
崇祯是故意的!
不过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薛国观想了半天,始终还是有些不太明白。
突然就在这时,有人忍不住开口问道:
“薛阁老,对此事你有何看法是不是该去劝谏陛下回宫”
薛国观这才回过神来,然后苦着一张脸说道:
“关于此事本阁老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陛下此举实在有些出乎意料。”
“诸位容本阁老思索一番,再做答复。”
其他内阁大臣听后,也不好再追问。
其实他们各自也有想法,有人大概也猜到这可能又是皇帝和太子的计谋,但出于什么目的他们又不清楚。
不过不管出于何种目的,皇帝一旦释放出这样的信号,那么接下来太子的地位就会不断被拔高。
因为皇帝要是痴迷于求仙问道、甚至不回宫的话,那么这国家大事就只能交由太子决断了。
而且不得不说的是,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太子的各种决策对国家都是大有裨益的。
无论是之前的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还是说货币改革,这些都是太子想出来的。
若太子能继位的话,似乎真的比崇祯要好。
只是这位太子鬼点子太多,简直让他们这些老臣有些应接不暇。
但他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本以为他们这些老臣可能活不到太子继位那一天了,现在看来,估计他们还得在这位年轻太子手下继续干几年。
这种事情,只是想想就让人头疼。
与此同时,司天监。
汤若望也得知了崇祯要去道观的消息。
而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汤若望瞬间如遭雷击,满脸都是懊恼和不可置信。
要知道一直以来,他都致力于让崇祯信仰天主教,结果没想到竟被道家抢了先机。
他心急如焚,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这怎么可能,怎么会这样.”
念叨了半天之后,他突然下定决心打算去找崇祯,然后告诉崇祯修仙问道纯属无稽之谈,人是不可能成仙的。
不然他的祖宗嘉靖皇帝也不会死了!
只有信仰上帝才能获得永生。
然而还没等他行动,就被几个相熟的下属官员拦住了。
这些官员深知汤若望若真的对崇祯说出这番话,那无疑是自寻死路了。
首先,崇祯本就不信仰天主教,而道教又是大明的主流教派,甚至大明年年都会对真武大帝进行祭拜。
突然在这个时候,一个外国传教士公然告诉皇帝,道教是假的、求仙问道也是假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假的。
只有上帝才是真的、只有天主教是真的!
到时候不用想,崇祯绝对会毫不犹豫的杀了汤若望,并且驱逐大明境内的所有天主教传教士。
因为事情真到了这一步的话,这就已经不是单纯的宗教问题了,而是宗教战争!
没有一个皇帝会对这件事情置之不理,包括崇祯也是如此!
汤若望冷静下来后,也意识到自己刚才太过冲动。
道教在大明根基深厚,信仰道教的人远比信仰天主教的人多得多。
他若真这么做,无异于以卵击石。
眼看着崇祯这条路是走不通了,汤若望突然就想到了另外一个人选。
这个人选不是别人,赫然便是大明太子朱慈烺。
在他看来,这位太子爷是一个年轻人,而年轻人的信仰是可以培养的。
只要自己不断宣传天主教的思想,说不定就可以拉拢这位太子爷信仰天主教了。
等到这位太子爷继位成为皇帝的时候,他的目标不是也能达到吗
想在这里,汤若望突然觉得人生又充满了动力。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想要让这位年轻的太子爷信奉天主教,无异于白日做梦。
甚至有可能的话,这位年轻的太子爷还打算化身上帝跟他聊聊.
果然,崇祯自从住进白云观后,恰似泥牛入海一般,回宫之事杳无音讯。
满朝臣子瞬间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个个忧心如焚。
紧接着,一封封恳请崇祯回宫的消息便如雪般飘落在朱慈烺案前。
但朱慈烺压根懒得搭理这些人,因此他果断下令将折子尽数留中不发,任由他们的忧虑石沉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