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86(2 / 2)

“陈小哥的笔名就叫做莫大先生。”

随着陈小哥的到来,演讲即将的开始,京华最大的演讲厅内,已是人满为患,异常拥挤,不仅学生,就连一些博士教授,也抱着好奇的心态,坐在了前排的位置。

陈小哥对演讲毫无准备,直到几分钟之前,在校方的询问之下,才得知他打算讲文化历史。

至于什么样的文化历史,陈小哥没有说,他的演讲风格属于随遇而安,过河不靠浆全靠浪类型的,反正讲到哪是哪,从不设题目。

内行人当然觉得这种形式的演讲到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松垮无比的,但同样,演讲人的学问如果足够大,大到任何事都可以侃侃而谈,讲出独到见解,演讲自然而然的就会变得精彩绝伦。

所以,人满为患的演讲厅,乃至于在走廊透过窗户听讲的学生们,对于这次没有题目的演讲,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就在这种期待的情绪下,陈小哥施施然的出现了。

他不见得有多斯文,因为头上的头发依旧有些乱,但至少没有之前那么杂乱了,看得出来他还是很注重自己形象的,嗯,也许吧。

人潮拥挤的走廊上的人们看到陈小哥走来,主动的让出一条道让陈小哥得以走进演讲厅,陈小哥本想让他们进去的,但看着里头已经挤满了人,便苦笑的谢过后,走进演讲厅,走上舞台。

陈小哥走上舞台,台下的年轻同学们便开始鼓掌欢呼以示欢迎。

掌声持续了很久,陈小哥也站定,他看着台下不仅有学生,还有一些老学者,顿时只觉压力山大,暗道:看来这场演讲不好混啊,校方心机真深啊,知道我想走个过场,特地安排这几个人来,这样的话自己不卖力都不行了,无论如何,在这种高等学府陈小哥还是丢不起人的。

陈小哥心中活泛,掌声渐渐停下,他微笑的拍了拍麦克风试了试,见没有异常,当下便微微欠身鞠躬道:“大家好,我是陈小哥。”

掌声再次热烈的响起,陈小哥抬了抬手道:“因为我个人比较不喜欢掌声,希望大家在接下来我演讲的过程中,可以提问,可以质疑,但最好不要鼓掌。”

所有人都一愣,几乎所有的演讲者到了这里,都无时无刻的跟台底下听讲的人讨要掌声,哪有上来就这么坑自己的,一会儿要是没有人提问,场面鸦雀无声,那未免也太尴尬了一些。

陈小哥可不认为鼓掌会让他不尴尬,听到那滔滔不绝的掌声,他就已经尴尬的头皮发麻了。

“文化历史,我们今天讲讲什么呢”

“一般的历史,肯定是不需要我再来讲了,这样吧,大家喜欢听什么,或是对一些历史迷雾感兴趣的,我或许可以讲一段。”

看着台下无人发言,陈小哥正要自己开始选题材,一名女同学才接过话筒道:“陈导演,我对华夏两千多年前很感兴趣,特别是那一段时间,华夏前所未有,后世也少见乃至没有的思潮涌动时代特别有兴趣,陈导演能否给我们讲讲”

陈小哥看着那名女同学点点头,随即沉吟道:“两千多年前,你说的应该是春秋战国时代了,确实,如你所说,那是华夏文明思想潮爆发期,大家都知道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说的就是当时华夏人的思想不仅是高度,深度,数量类别,都是前所未有的,如果非要说能与两千年那场思潮爆发期相对比的话,今天或许可以勉强的赶上,但我并不能确定,这个时代是不是还能出现像孔孟老庄那样的宗师级思想家。”

陈小哥巧妙的利用回答的方式,开始了演讲。

众人见此,也乐于接受,拿出手机确认已经调成静音或关机后,看着台上的陈小哥,一副做好准备等待陈小哥用思想冲击他们的样子。

陈小哥见此,当下也不拖泥带水,继续道:“我之所以说孔孟老庄这四个人,是因为这四个人在百家争鸣的时代,最具代表性,也是因为他们四个人的存在,彻底打开了那个思想哲学等一系列学术大爆发的格局。”

正文第556章:讲道

“既然要了解那个时代的学术思想,那就得先看着四个人的代表作品,分别是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庄子有个别名叫南华真经。”

“这四本书,我都看过,而且有一段时间非常迷恋这四本书里所特有的思想与哲学。”

“论语,顾名思义,是孔子的学生弟子为他编撰的一本书,里头说的是孔子教育他们说过的话,其作者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这四本书都是华夏文化思想巅峰之作,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他们分别都有什么风格”

“要看着四本书的风格,看它们的开篇,就可以大概的有所了解。”

“论语的开篇第一句话是什么我想大家都知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我们教科书上的刻板解释是什么”

“温故知新,有朋自远方来很开心。”

“但其实这种说法太笼统了,在我看来,这三句话是有具体联系的。”

“首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了,温习它,这是普遍的说法以及对这本经典的认知,但我更认同另外一种说法,叫学习了,就去实践它。”

“为什么这么说呢,学而时习之,我们的文字逻辑离两千年并没有特别巨大的变迁,那么我们用文字逻辑来理解这段话,学而时习,学和习是两个不同的字,两个含义相近,但却有所不同的字,所以我认为,学是读书,习则是实践,要是早这样理解,就没有后来王阳明什么事情了。”

“习这个字与学的区别是,反复练习,反复熟练,你学一个理论,知道了就是知道了,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习字则不同,它更多的是对新事物的一种训练,所以,我认为这句话应该这样理解更加合理,在说文解字中:习,数飞也,说的就是雏鸟试飞。”

“所以,习这个字在这句话中,更加代表的是方式方法,整句话的意思是,你学会了游泳,你还能找到下河的方式到河里去游,这是快乐的,对古代文人而言,你学会了治国的学问,并且有方法有能力发挥实践这个学问,这是快乐的。”

“综上所述,教科书上的解释是比较片面的,习它可能不是温故,而是行动。”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这句话后面是什么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反而认为,这句话才是温故的意思,朋友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已经掌握的技能,有朋自远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