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港市的生活是悠闲而淡泊的,这里似乎远离了娱乐圈名利场,一切美好的像是乌托邦,除了陈小哥还是不能出门之外。
早晨,陈小哥在在客厅中练着系统给的道家养生练气动作,动作很慢,有些像太极拳,但又完全不同。
一般而言,早晨的八点钟,不是去学校的路上,就是还没有起床,所以并没有人打扰陈小哥。
苏青与高进二人在附近找了酒店住了下来,毕竟海港市的房子不是很大。
敲门声打断了陈小哥的动作,当下他做了一个收气的动作后,便走到门口,将门打开。
本以为是苏青或是高进,可门口站的人,却是许久未见的陈美美,也就是陈小哥的大姨。
他手上拎着一个篮子,上边放着很多食材,她见到陈小哥穿着一件短短的t恤,当下笑着说:“这一大早怎么穿这么少,要感冒的。”
其实天气已经有些炎热了。
陈小哥傻站了好半天,才连忙将母子二人迎进屋内,道:“大姨,你来也不提前说一声,我好准备”
“准备什么,我来看看自己外甥还要和你经纪人通报一声不成”陈美美笑笑说道。
陈小哥没有说话了,有些尴尬的请李永菜坐下,随后看着直奔厨房的陈美美,一脸懵逼。
这一年来,陈美美变化很大,原本还算是年轻的背影,此时显得有些苍老,原本还染着颜色的头发,此时已染上了点点花白。
“小雨呢,上学了吗”她背对着陈小哥,如此问道。
陈小哥还搞不清到底什么情况,只能挠了挠头,说:“今天周末,还在睡呢,昨晚估计又熬夜玩手机了。”
陈美美数落一般的说:“你们现在这些年轻人,整天就知道玩手机。”
坐在沙发上有些拘谨的李永菜闻言有些僵硬的讲手机放回口袋。
“大姨,您先别忙,先休息一下吧”
陈小哥道,他对于陈美美没有恶感,真要说有,那也是针对李永菜,陈美美的晚年生活不好,作为晚辈,尊重是最基本的礼貌与成熟的体现。
陈美美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道:“你们兄妹,一个马上满十八岁,你呀,今年也才二十一,肯定整天吃外卖吧,告诉你那些外卖很不健康,还是自家做的好。”
陈小哥没有说话,这时候,陈小雨也穿着睡衣,睡眼稀松的深一脚浅一脚走到客厅中沙发上,很随意的一屁股坐下后,便对身边的李永菜道:“哥,昨天大姨说要来海港市,一会儿你让高进叔叔带我去车站”
她的话音一顿,随后惊叫道:“我去”
“小雨。”李永菜尴尬的看着他,说道。
陈小雨才刚刚起,脑子里一片浆糊,下意识道:“呃你你怎么”
“那个,我和你大姨刚到。”李永菜道。
“哦”陈小雨还是有些发愣。
陈小哥见场面有些尴尬,连忙道:“那个大姨,您大老远来,还是先坐下休息一会,现在才八点多,做饭也太早了。”
“等会儿,我煮点粥,你们还没有吃早饭吧。”
陈小哥与陈小雨来不及说话,陈美美就说道:“永菜,去楼下看看有没有油条什么的,买一点上来,挑一下”
“哦。”李永菜似乎也有点坐不住,当下连忙站起身,应了一声,就下楼去了。
他出门之后,兄妹二人都松了口气。
陈小雨上前道:“大姨,我帮你”
陈美美这时转过身来,从身上掏出了一张纸,递给陈小哥道:“小哥,前几天,要不是你帮我们,我们娘俩现在也不知道流落在哪儿。”
陈小哥接过纸张看了一眼,是借条,白纸黑字写的很清楚,借款是三百万,她没有写利息,陈小哥稍稍的松了口气。
正文第二百二十八章:一个请求
陈美美的性格陈小哥多少有些了解,母亲生前对她这个姐姐也感情深厚,无论怎么说,这份亲情还是撇不清的。
在母亲的嘴里,她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姐姐,虽然脾气有些暴烈,但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这从当初陈小哥母亲几次三番开口借钱,虽然没有好脸色,但多少还是拿出了积蓄救助他们可以看出。
她的性格是典型的做好事却惹人厌的人,陈小哥母亲生前对陈小哥最大的嘱咐除了照顾好妹妹之外,就是关于欠大姨家的钱。
依稀记得,母亲病入膏肓时,曾拉着陈小哥的手道:“小哥,以后妈妈走了,你是大哥,要好好照顾妹妹,不要让她被人欺负,还有家里欠了钱,你不要着急还,大姨虽然嘴里不饶人,但如果没有特殊的事情,你们兄妹好能过好自己,就已经很好了,等有闲钱了,再还你大姨。”
母亲反复交代不用陈小哥急着还钱,其中便能见出她们姐妹二人的感情深厚,若是见外,陈母也不会有此一说了。
陈小哥的母亲是一个典型汉人中的慈母,试想也是,大姐脾气爆烈,若是做妹妹的也脾气不够柔软,这姐妹二人恐怕要闹个天翻地覆了。
临终前,除了对陈小哥交代颇多,对陈小雨的嘱咐也不少,病情最严重时,还常拉着陈小雨念叨:“小雨,他说是你哥哥,但也没有大你几岁,你以后不能为难哥哥,不要任性,他是男孩子,懂事的晚,要是有什么做的不对,你不能怪他,要尊重哥哥,好好读书,要是没有钱,就出来做工,我苦命的孩儿”
留下这些话后,陈母便呜咽一声,魂归天外,任凭兄妹二人怎么叫,也不见动静,从此长眠。
接过欠条之后,陈小哥没有多说,陈美美是一个爱憎分明,绝不想欠人钱财的性格,这一点陈小哥与她如出一辙。
陈小哥也知道,若非迫不得已,她不可能向自己开这个口,此时无论说什么,也没有作用。
“小哥,大姨不知怎么感谢你,真的出息了,不是当年那个流着鼻涕到处找坟头的小屁孩了。”
海港市的风俗尊古敬老,每年清明扫墓,在墓前都能留下一些糖果饼干,所以陈小哥小时候经常带着妹妹在清明时节找一些坟墓,就算被人发现了,人家也不会说什么,毕竟小孩子。
华夏人有祖宗一说,但又不是死板的,就如其中有一条重要的理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所以当时的陈小哥不仅没有被人打,反而凭着其落魄的形象,十分受人欢迎,甚至有人主动上前分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