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08(1 / 2)

,你的橙色商城现在不是一家独大么”

“恶评如潮口碑崩溃了也不怨我们,保健品国产货太次了,太次太次太次了,十家有九家坑人,另一家在走向坑人的路上。岛国的进口的话价格高,利润低。

互联网企业,要的就是口碑,口碑崩了,那就是死啊还有一句话说得好,一黑抵百粉。”

李凡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办”

“公开道歉,公司转型下架全部国产保健品,以后做中高端销售,以后产品全部进口,货源地以岛国为主,欧美为辅。”

张萌萌问道:“国货有那么差么”

牛犇犇抑郁地道:“女用的还勉强,男用的就他奶奶的逗小孩儿呢”

李凡摇了摇头,“这东西,还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进口价位高,你流失了工薪阶层的根本市场了。”

“那也没办法,先把口碑营造起来,以后拉来投资,我自己找代工厂做,做自己的品牌,做国货精品”

张萌萌提议道:“你的保健品品牌,就叫牛牛呆建。”

“什么东西”

“痴呆的呆,建筑的建”

“什么意思怎么缺了两个”

张萌萌道:“那两个人忙着去了。”

“品呢”

“他们两个已经用上了,产品好啊,着急用啊,引申意义:库存没物品了,就这么热销。”

牛犇犇恍然大悟:“哦,这就是牛牛保健品叫牛牛呆建的内涵啊”

李凡笑了,“还别说,有点儿意思你要是采用的话,得给萌萌费用的。”

牛犇犇一笑,道:“凡哥,你最近挺悠闲啊”

李凡最近的确很悠闲,他真的践行起了他新的人生格言。

最近一个月内,他基本没什么工作量,除了录制李凡脱口秀外,晚上写写文章,特别重大的活动参加一下,其他时间要么读读书,要么去乐知传媒或者工作室看看进展,仅此而已。

人的心态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他现在更喜欢“轻装简行”。

10月8号,国庆节结束,李凡的教学生涯正式开始了。

作为一门文学导读课程,李凡这门课程的受欢迎程度空前热烈。

前世易中天、于丹校园上课的盛景,那课堂上叫做人满为“患”,而李凡的课程呢,应该叫“楼满为患”。

京大为了维持课堂秩序,保证教学顺畅,不得不让校警来维持秩序,但秩序也挺乱的。

李凡的文学导读课程,为高傲的京大学子找到了追星的契机,他们有一些人不承认自己在追星,而是来上课听讲

上课听讲,这个借口,好啊

上学期,李凡的生活很简单,李凡脱口秀、乐知网运营、教学等按部就班地进行,一切都很顺利。

转眼间,两个月过去了,日历翻到了12月份,一个又将是个充满忙碌的月份到了。

李凡脱口秀已经接近尾声,还有最后一期节目等待录制,李凡工作室的下一个节目在这两天纳入到了研讨之中。

究竟是什么样的节目,来接档李凡脱口秀,而播出平台选择哪一家,等等一系列问题,都要在这两三周内解决掉。

很多平台制作节目,都是有几个月的筹备时间,但李凡工作室不太一样,讲究一个高效率。

因为工作室的资源好,所以工作的高效率也能达成。

最主要的是,李凡早准备了几个成熟方案,只不过还没集中讨论而已。方案有了,其他万事水到渠成。

这是李凡的事业相对于牛犇犇而言,特别顺利的原因,毕竟李凡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一个卓越的人,会自然而然吸引到各种资源的,这就是名人光环。

这天中午,刚给文学系新生上了节课,下课后,李凡正打算挤过人群去吃午饭,然后回工作室安排下一个节目,不过他被校长叫住了。

“校长,你怎么在这”

“来听你上课啊,走吧,一起去吃饭。”

食堂。

李凡和校长端着餐盘,找了个座位后,李凡又去买了两瓶水。

坐好后,李凡给校长夹了块肉,“校长,您吃这个牛肉,我特爱吃。”

校长咀嚼了一下,皱眉道:“小凡啊,最近在研究什么领域啊”

李凡道:“比较杂,没有具体目标。”

“钱要赚,名要争,但学问不能耽误。”

“谨听校长教诲。”

校长想了想,“我觉得,你的课程下学期停了吧。”

“啊”

“你这课太火爆,来上课的竟然还有记者,有些超过了学校的预期。下学期的课让其他老师替你班,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

李凡不大乐意,坦白地说,最近上课他还挺美的,不过他笑了笑:“好吧,我听学校安排。”

“嗯,你下学期带研究生吧,咱们学校准备新开个研究生专业方向,你来带。”

“这个我力所不逮啊”李凡很惭愧地摆了摆手。

校长瞪了他一眼,心道:净跟我装犊子

第473章李凡的嘉奖

这个世界的研究生报名不是10月份,考试、面试时间也与前世不同。这里是安排在每年的5月末报名的,6月末考试,8月初面试。

所以说,虽然学校给了李凡招收研究生的指标,但是真正执行还得明年5月份。

不过,从现在起,李凡就需要为研究生课程的安排制定,以及培养计划等等,做提前的准备了。甚至还得思考领着他们做什么课题研究。

学问好,不代表教得就好,李凡不想误人子弟。

和校长吃过了饭,二人端着餐盘走到校餐厅垃圾桶,倒了餐盘后,各自忙自己的事儿去了。

两个小时后,工作室,会议室。

所有职员们聚集在一起,准备开始今天这场特别重大的会议。

这个时空没有奇葩说铿锵三人行圆桌派等节目,李凡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这类节目也在工作室的操控能力内。

李凡偏向于奇葩说,因为奇葩说更“锋利”一些,更年轻化一些,更加容易刮开收视的口子,不过李凡还是想听取一下大家的意见。

虽然奇葩说已经得到成功的证明了,但是多听听别人意见,总是好的。

“关于这几档预选节目,大家各抒己见,谁先说”李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