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8(2 / 2)

好的后期是节目成功的关键,它是有点石成金的作用的,极限挑战的后期还是很厉害的。

这期节目的剪辑的新方式也是成功的,鲜明地展示了李凡的天资,以及其他嘉宾的人设。

这种上帝视角剪辑方式,也降低了观众的思考行为,通过“直给”的方式,让观众完全沉浸在对李凡个人能力的的惊叹崇拜以及整档节目的欢乐氛围中。

网络直播中,弹幕早已飞起:

“诶我靠,太聪明了吧”

“你妹,娱乐节目差点儿玩成了最强大脑”

“这智商,娱乐圈中也就黄老师能拼一拼了。”

“拼黄老师都傻了,还拼”

“和李凡这么一对比,怎么感觉其他嘉宾都是傻子”

“不是其他嘉宾傻,你上去你也傻那是李凡,李凡是什么人李凡连甲骨文都知道,这你谁能整了”

电视没有弹幕,但是网页直播端有。

媛媛拿出手机又打开了网络直播,她看着网友们的评论,又默默地看了看一向自视聪明的老爹,而这时正在打麻将的老爹却叹了口气,“又他妈输了,幸好打的是2块钱的。”

网友们的关注点很快就转变方向了:

“李老师连甲骨文都懂,这么屌的人没资格成为副教授”

“咱们国内还有几个研究甲骨文的,屈指可数吧,可能很多文学系的教授也不懂吧”

“李凡之大才方方面面,连甲骨文都明白,很多教授该汗颜了吧”

得,广大网友把两件事合在一起了,还很天衣无缝呢。

有个网名为“古老文字”的网友在评论区里留言:“甲骨文号称冷门绝学,目前甲骨文研究所内,在册的研究员名单里,研究员不到40人。

李凡作为其中的一员,半年多的时间内,攻克了12个甲骨文,成绩辉煌。”

“才12个啊”

“就是啊,12个也叫辉煌有点儿小失望。”

古老文字继续解释:“你们是外行,不知道破译甲骨文的难度。

这么跟你们说吧,李凡攻克的这12个甲骨文,这一期间,其他所有研究员总计攻克了7个,李凡一个人的贡献,几乎撑起了整个研究所的颜面。”

“这么厉害”

“我去,那我服”

“李凡什么时候混进了甲骨文研究所啊”

古老文字:“去年,他是甲骨文研究所最年轻的特聘研究员,成功拉低了平均年龄。你们可能不知道,之前的平均年龄是42岁。”

网友们懂了,这是夕阳学科啊

有网友问道:“古老文字,你怎么这么了解内情啊”

“对了,老古,李凡破译的是哪些甲骨文啊”

“楼上的,就算告诉你,你懂啊”

因为字库不支持甲骨文,古老文字便在评论里贴出了几张图。

每张图上在行首都有一个甲骨文,下面是对甲骨文的破译,图片的末尾是五个字研究员:李凡。

这已经很清晰了,这古老文字一定是研究所的内部人员,这是内部资料啊

古老文字又道:“大家可以到甲骨文研究所的官网去查询,可以找到李凡破译的那12个字。

“你到底是谁啊”

“这是哪位大神啊,快报上姓名让我震惊震惊,要不奉上玉照让我瞻仰瞻仰”

古老文字很快在评论区贴出了一张图片:雷锋。

不过他终于正经地道:“我是一名大学的博士,我们以及我的博士生导师,正在打算将大数据分析技术和传统甲骨文进行结合,运行现代化技术进行破译甲骨文,在李老师的理论支持下,我们的实验室不久将会投入使用。”

大数据分析技术破译甲骨文

李凡的理论指导指导了博士生和博导

我的天啊

网友们都吓傻了,这什么时候的事儿啊怎么突然蹦出来这么个炸点新闻

其实,这件事情已经进行半年左右了。李凡在去年参加了甲骨文研究院的第一次大会,他结识了两位博士生,那两位博士生对李凡讲述的新技术破译传统甲骨文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于是,便在会后拦住了李凡的车,表示了强烈的要和李凡合作研究的兴趣。

李凡不懂计算机技术,云技术他也了解得不深入,当然了,研究甲骨文的博士生也不可能懂,必须要多领域共同合作。

而李凡,则是他们这个实验室的理论指导者。

李凡是有能力自拉门户搞研究的,但是,李凡没时间天天泡在实验室里啊,只能成人之美了。

一个人再牛逼,他的精力和生命都是有限的,这个没办法,做事必须有所侧重。

新甲骨文实验室各方筹备已经完成,不日将正式投入使用。

这件事情没有曝光于网络是有原因的,因为太学术了,而且又冷僻偏门少有人关心,而李凡身上任何一条新闻都比这有趣生动得多,所以一直是地下新闻,业内的学者知道而已。

今天,在这个契机,终于曝光了

古老文字有些激动了,又开始爆料:“据我所知,李凡将会主编甲骨文史,这是所里今年最大的项目”

网络上瞬间沸腾了。

编史啊主编啊甲骨文研究所啊

这牛逼到外太空了吧

古老文字又道:“对不起,一激动说错了,是联合主编,还有一位主编,是大名鼎鼎的毕老”

“联合主编也是主编啊”

“和毕老肩并肩,无敌了”

“这么牛逼的人物,没资格成为副教授”

“走,同志们,去问问京大什么意思”

“同志们,行动起来,为李老师讨要个说法”

“没有这么埋没人才的,京大,哼”

偏于某个角落里的京大官微、京大论坛即将要遭殃了

京大也是无语了,自己这是招谁惹谁了好像自己干了什么坏事了似的

第445章粉丝的力量

室内,麻将噼里啪啦地作响,几位明星先后来到了李家,聚众“赌博”,也不怕人民群众的举报。

黄老师边码牌边问:“你们京大对于李凡职称这件事情,是怎么看的”

潇潇道:“学校最初只是打算物尽其才,给李凡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也是在京大里去一去腐朽之气。这是一次教学尝试。

给李凡的教学任务也很简单,是大一普及课,算是让新生们对专业有个认识。

不过在职称上学校领导们是有分歧的,有人主张给李凡助理的位置,因为在京大,研究生给新生上课,都是助理的位置。李凡来授课,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