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7(1 / 2)

李跑跑啊,也是服了”

就在大家东张西望之际,突然,有记者接了一个电话,然后一言不发,拉着同事小跑着离开了人群,直奔大礼堂的后侧。

“他们干嘛哦,明白了,估计发现目标了,咱跟上”

呼啦啦,一小半媒体闻风而动,紧紧跟在那家媒体身后。而另外的媒体们则在犹豫之后,依旧在原地蹲守,万一那边儿不是李凡呢

众媒体小跑着走到礼堂的侧门时,恰巧看到一个带着口罩墨镜的瘦高挑小伙子刚刚迈步走出门口,他东张西望地四下看了看,当看到一群媒体时,顿时低下了额头,背离媒体方向快步离开。

“嘿,就是他”

“别让他跑了”

“瞧他鬼鬼祟祟的样子,追”

绝对不能“落荒而逃”逃跑也要走出一股飒飒英姿来,万一视频传到网络上,自己的形象大跌呢

李凡虽然低倾着头颅,但身板笔直,他双手插兜,两条长腿匀速迅捷地快步避难,但除非他此时撒丫子奔跑,否则,基本逃不脱这帮媒体们。

很快,他就被重重围拢住了,一排排的麦克风直抵到了他的面前。

“李凡,能配合一下,回答我们几个问题么”

“可以就本次大会的议题,简单地聊几句么”

见此难难逃,李凡只好道:“三个问题,谢谢大家,我有急事儿大家一个个来。”

“李凡,最近几天,你抨击杨建老师的事情,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你对杨建老师讲论语怎么看”

这问题真是唯恐天下不乱。

李凡道:“首先,我从没指名道姓说这个人是杨建老师,而电视节目中讲过论语的人我知道的就不下10人,如果大家觉得谁的讲座和我的点评像,那大家可以自己去代入,比如说李凡讲过论语是这样不堪,张凡讲过的是这样歪曲原著的等等。”

“李凡,你对伪国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说这是文化传承的最大危害,这个你能谈几句么,或者谈一下,如何辨别伪国学。”

“首先,辨别伪国学最简单的途径,看是不是无限制吹捧任何一部经典典籍学术学说,一定是充满着矛盾性和对立面的,基本上是精华和糟粕共存,明智和愚昧并举的。

我们谈学习国学,传承文化,不能一味地原版照抄古人思想,而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既批判又传承。如果某些讲座中,关于某些哲学体系或者古籍只有肯定没有批判的话,我虽然不能说这类讲座不值一听吧,起码,并不客观。

而且国学并不通俗易懂,它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等,与其他学问一样,国学并不具备通俗化的基础,可供研究却极难普及。”

又有记者问道:“李凡,现在各大名牌大学已经纷纷提前招生了,而且,据我们所知,你已经基本锁定京大了,不过据听闻,晨华也向你伸出了橄榄枝,你更倾向于哪所大学呢”

李凡脱口而出:“首先,没有锁定之说,其次,我也并不是非晨华京大不上的,晨华京大虽然顶级名校,但其他学校也各有特色,我现在也在考虑一些其他学校的特色专业。”

“李凡,我”

李凡打断道:“对不起,三个问题到了,诸位朋友,我真赶时间”

“李凡,最后两个”

“最后1个”

“李凡,再谈一个”

李凡完全被记者们剥了一层皮,当回到招待所的时候,早已经口干舌燥了。他躺倒在床上,来一个午觉,可也就睡了1个小时,一个电话便吵醒了他。

打来电话的是吉森大学,家乡学校,电话内容则是特招事宜。

这次打电话的不是肖老,是学校的副校长,他问李凡对车辆工程有没有兴趣,这是吉大王牌专业,驰名全国。他又邀请李凡到学校见面详谈。

这个电话刚放下不久,又来了一个电话,是中大打来了,这所学校也有一个闻名全国的专业考古学。

至于挖古人棺材,李凡这个真不敢。

突然连续来了两所大学的电话,这是什么情况

李凡打开手机才知道,原来自己今天接受采访的视频已经早发布在网络上了。

他那一句“我也并不是非晨华京大不上”直接给其他名校点燃了希望,于是,很多学校已经挥舞起了橄榄枝,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支一支地递到他的手中。

李凡在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日子里,算是对各所学校的王牌专业了解了一个透彻。

这倒是还可以理解,最夸张最让人忍俊不禁的是,竟然某电影学院也来凑热闹,给出的原因是:我看好你小子当影帝

也是,国内各大颁奖典礼,粉丝多流量大的小生的确容易当影帝。

砰砰砰

李凡打开房门,对面是几张陌生面孔和一个“熟人”。

这个熟人叫董武,师范大学的一位教授。在座谈会上,他对李凡的议题“支持力度”最大,词严义正,恨不得要冲到战斗伪国学的最前列。而结果,会议之后,他也最沉默。

“李凡,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新江电视台的制作人,季律。”

季律笑嘻嘻地伸出了手:“你好,李凡。”

李凡错愕了一下,道:“你好,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儿么”

“我们找你合作,要打造一档王牌节目,要不咱们进屋详谈”

“哦,不好意思,请进。”

这是一档讲坛类型的节目,目前正处在前期筹备之中,名字叫做诸子讲座。

这档节目可以说是新江卫视目前最重要的项目之一了,为了找到合适的讲师,电视台更是借着学者大会的时机,派制作人亲自飞到京城,想要将自己相中的学者签入囊中。

新江广电可不像其他地区的电视台那么肥的流油,他们也没什么预算,自然不能签一堆大咖,目前已经签了合同的基本上都是社会知名度很低,但是有真材实料的大学教授们。

他们此行最重要的目标是签下两个人:李凡、潇潇。这是他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临行前,台长已经交代了,其他讲师可以没有特别要求,但是李凡和潇潇,必须签下。

新江省地处祖国大西北,行程非常耗时,对李凡稍有不便,不过,却是李凡“战略转型”的重要一步。

如果说国学小名士是李凡从选手身份向上发展的第一步过渡,那么这档诸子讲座可以初步确定他的新的身份。

不过,此时李凡看文艺圈子的人都别扭,包括这个董武,你说你们不愿意联名干嘛还在会上说得那么正义凌然的此时李凡见到这帮假大空的人就有点儿烦。

李凡现在明显还没缓过这口气呢,本来对学者大会充满了希望,本来想着指望各位前辈能联合起来共同和“伪国学”做斗争,本来大家也在会上“同仇敌忾”意气风发,结果,都是在那痛快嘴儿呢

这一下子给李凡闪的,直接让他怀疑起了人生。

再加上李凡的确是忙,那个英语兴趣组的确是耗费心神,挺占时间的,他也没想着能为自己带来什么益处吧,但他却强烈地想把它做好,谁叫他叫“小李老师”呢。

李凡这一辈子做的最无私的事情可能没几件,待老年一回忆,百分百拍着大腿吹嘘当初伟得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