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3(2 / 2)

李凡早晨起床,打开手机扫了一眼自己的文章后,他自己都吓了一跳,转发量竟然达到了20万,再看看网络新闻,好嘛,基本上没有任何对自己有利的言论。

有几条新闻稍微中立一点儿,但标题或内容也多以“惊人言论”进行评价。

竟然还有媒体给李凡扣上了“诡言巧辩”的帽子,李凡对此只能呵呵了。

媒体网络可以呵呵,但答辩不成。

上午8点是博雅杯论文考试的答辩时间,才7点半,同学们便纷纷聚到了指定的答辩室外。

“哥们儿,你成啊,你把后出师表都弄成了伪书,你不怕武侯掀棺材板啊”

“你可真敢说啊,网络上现在已经炸开锅了。”

杨硕突然惊道:“哦对了,你考试的时候不会写的就是这个吧”

李凡回道:“没有。”

杨硕舒出一口气,道:“那就好啊,不然看你怎么答辩。”

“我考试的时候,写的是后出师表尚书神农本草经等等都是伪书,名字叫做伪书考据精要”

“你那完了,你死定了”

李凡死定了的第一个信息:前天考试笔试成绩单贴出来的那一刻,众人围上,但见,最后一名的名字是:李凡。而成绩栏则写了两个字:待定

众人见状一片哗然,而李凡则绷了绷腰杆儿,泰然自如。

半个小时后,一场与京大教授的精彩辩论,彻底拉开了李凡在这个时空发扬开拓考据学的帷幕

第201章答辩

答辩室外。

有学长贴上了这次甄别考试的成绩单,这次考试最大的意外诞生了,李凡的成绩竟然是待定

李凡啊,那可是李凡

众位围观的同学这一刻全茫然了,这到底什么意思,连个分数也不给

杨硕叹了口气,道:“我说什么来着,你要完蛋了吧。”

其他同学也纷纷道:

“不应该啊,博雅杯向来主张兼容并包,打破旧规,提倡发散思维的啊。”

“对啊李凡,你究竟写了什么不该写的内容啊”

“没事儿,李凡,你淡定点儿,我去看看是不是三个班级就你一个人处于待定状态。”

结果证明,三个班就李凡自己一个人是待定状态的。

李凡觉得情况不至于太惨,自己又没写什么乱七八糟不合规矩的东西,就是正常的考据学而已,不至于被教授们一巴掌拍死。

他也没挂在心上,于是闲庭信步,去哲学班答辩室外逛了逛。

李凡被待定的消息一瞬间所有学员都知道了,哲学班的学员们也是对他纷纷询问,李凡一边回话,一边看着墙上的成绩单,竟然还有点儿意外惊喜。顾亚婷终于把上次的第一名干掉了,以98分的成绩位列第一。

顾亚婷此时正倚在窗边,忧虑地看着李凡,道:“诶,李凡,成绩什么情况”

“我哪知道啊”

“没问问潇潇姐么”

“没,一会儿开始答辩的时候就知道了,急什么”李凡说罢就离开了,走向历史班的方向。

哲学班的学生们见状,纷纷道:

“这货心可真大啊”

“他那不叫心大,叫自信。”

“自信的男生最帅啦”

李凡又逛到了走廊拐角处历史班答辩室,他在成绩单前略略驻足,这次笔试的第一名依旧是林晓凤,成绩为99分,实力强劲啊。

这位是以后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绝对不可小觑,李凡决定晚上有时间的时候,去办公室看看她的答题册复印件,领略一下她的作品。

博雅杯的答辩时间为早上8点整,李凡逛了一圈儿后也就差不多到点儿了。

组织了一下现场纪律后,李凡突然看到了有趣的一幕:

一位40岁左右的教师模样的人从众人身边路过,这时,班里的张远航突然对这个男人叫了一声“爸”。

“叫老师”中年男人严肃地道。

“老师好”张远航立即改口。

“嗯,同学好。”

众学生闻言一片笑声,就喜欢这种严肃认真的老师显露出来的可爱样。

“老师,你不是今天不上班么”张远航好奇地问道。

“我今天特意来看看你们文学班的水平。”张老师说罢,目光在人群中一扫,很快便落在了李凡身上,他细细打量了一下后,直接起身,走进了答辩室。

五分钟后,四位教授齐齐现身,分别是:京大文学院院长崔勇年、古代文学泰斗卢世明、散文大家诸葛云、语言学家杨拓,这几位都是华国文化界响当当的大人物。

四人依次走进答辩室,经过李凡身边的时候,基本上都会在他身上瞥那么一眼。或许他们都在等着李凡询问笔试成绩待定的事情。可让他们失望的是,李凡连问询的冲动都没表现出一丝一毫。

8点一到,答辩时间正式开始。按照序列号,同学们依次进入答辩室,每位同学基本上都获得了大概10分钟上下的答辩时间。

基本上,诸位同学们全都是战战兢兢地进去,然后再灰头土脸地出来,惨被蹂躏了一顿。

毕竟,你一个小小的高中生,你有再多的才能也无法和一辈子浸淫在专业领域的教授相提并论,况且,那还远远不是一个教授,而是5位

一声声叹息每隔10来分钟便响起一次。

“完蛋喽,这下百分百惨遭淘汰了。”

“我又弱智了,在教授面前,我就是一低能儿”

“上次答辩备受打击,这次答辩直接摧毁我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