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4(2 / 2)

顾亚婷嘟嘴道:“你脚才大呢,我这明明是三寸金莲”

“你可拉倒吧你这银莲都算不上,也就是个铁莲我此时此刻想起了一句话,算了,不说了”

顾亚婷叉腰道:“有种你说出来”

另外几个女生叽叽喳喳的:

“说啊说啊”

“别说半截话啊”

李凡打量了一下顾亚婷,道:“似此风姿,可惜土重啊”

彭慧好奇地问道:“什么意思”

顾亚婷白了李凡一眼,“这孙子说我长得还成,就是脚大,土重在南方谚语中是脚大的意思。”

“诶,有文化真可怕,”李凡笑了笑,调侃道,“顾亚婷,像你这种情况,在古代是嫁不出去的,现代社会把你给救了,你就祈祷吧”

顾亚婷直翻白眼,“我把那首诗送给你:

三寸弓鞋自古无,

观音大士赤双趺。

不知裹足从何起,

起自人间贱丈夫。”

彭慧闻言,欢快地拍手道:“骂得好”

顾亚婷很得意,道:“裹足还不是南唐后主李煜引起来的有一位妃子向李煜献媚,别出心裁地把自已的脚用布缠得很紧,看上去似三寸金莲,直接把李煜的魂儿勾走了,还成了皇后,最后引得天下女子争相效仿。自此,你们男人的审美观就发生了改变。”

李凡连连摇头:“妹子,你说的这个不对。”

“我怎么不对了历史杂志上介绍的,不对你倒是说说哪不对”

李凡笑道:“南唐书上说,南唐李后主的皇后小周后手提金履,划袜潜来,她手提鞋子,脚穿袜子而行,不是缠足。而且,考证众多史料,缠足风俗应该开始于北宋,兴起于南宋,而且苏轼曾专门写了菩萨蛮一词,咏叹缠足。这也是诗词史上专咏缠足的第一首词。”

顾亚婷低声呸了一句:“李大明白”

杨硕凑过来道:“现代社会有选美大赛,那古代既然这么重视小脚之美,会不会也有选脚大会”

李凡道:“当然有赛足会就是古人的选美活动,古时农历六月六或者元宵节,庙会集市之上,女人们或者围坐在空场之上,或者坐在车中,头上盖着盖头,把脚露出来,当然是穿了鞋袜,供游人们点评。最后,大家民主商议,定出状元、榜眼、探花。”

众男闻言,一个个耳朵翘得非常有力度,听着不错嘛。

李凡继续道:“到了清代,又发展了一步,出现了针对妓女的花国选举,1896年,李伯元创办游戏报,首创在报纸上开花榜、捧妓女的风气,评选花魁,名噪一时。他本人则被人们封为骚坛盟主

诶妈呀,说跑题了,拉回来,古时候的小脚文化,其实算是恋足癖。古代文人们对小脚之美进行总结,分别有四美和三美之说。”

有男同学问道:“那又有哪四美和哪三美呢”

众女生纷纷摇头。

李凡笑道:“四美指四个方面:形、质、姿、神。三美则指肥、软、秀三点,而且,李渔的闲情偶寄中还归纳了小脚的48种玩法。”

杨硕捧哏:“那又有哪些玩法呢”

李凡眯着眼睛,神采飞扬,“闻、吸、舔、咬、搔、脱、捏、推”

“啊”李凡中了一脚。

顾亚婷叉腰横眉:“滚边儿去”

李凡抱屈道:“我这普及文化呢”

“滚”

第184章有趣的小脚丫

有时候,不是你想滚就能滚的,比如说现在。

那边儿玩儿游戏的同学们此时围过来一大半,一个个兴头旺盛。

“咱们继续谈论古代文化”

“博古论今,博雅杯之宗旨,咱们继续聊下去。”

李凡双肩摊开,对顾亚婷微微一笑,“你看看,民意”

顾亚婷嫌弃地道:“你这叫恋足你是个足控”

李凡噗嗤笑了,“虽然我不恋,但就算真的是足控,那又怎样连唐朝大诗人李白都写道:屐上足如霜,不着鸨头袜,你瞧瞧,连唐代大诗人都如此。”

有同学道:“翻译过来就是:啊,美女那白嫩通透的小脚丫是真漂亮啊”

众人掌声嬉笑声顿起,公园内其他游人渐渐聚拢,明显被吸引过来了。

见顾亚婷那可爱的嘟嘴气结的样子后,李凡突然想再欣赏片刻,于是笑道:“我再给你举一些大诗人啊

风流杜牧的咏袜中,有这一句: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

唐韩偓屐子云:六寸肤圆光致致,白罗绣屧红托里。

好嘛,这帮华国文科生中的一众翘楚,此时钻研起三寸金莲喽,围观的市民是既长见识又瞠目结舌,你们你们不应该是一群捧着书本发愤图强的乖宝宝么

李凡侧向顾亚婷,左眼梢抬起,道:“怎么样,我氛围带动的好吧”

顾亚婷微微咬了咬嘴唇,刚想“哼”一声,却突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笑了起来,终于能报仇了,她兴奋地道:“嘿,李凡,你有时候斜白眼啊天啊,有瑕疵啊哥们儿,不行啊你,说好的360°无死角的帅气呢”

李凡闻言又想办法挤弄出了斜白眼,道:“那又怎样连陶渊明都是斜白眼,我偶尔不经意间流露一下,那是向我的偶像致敬”

众人大惑不解:

“我也没看到有相关资料说陶渊明是斜白眼啊”

“对啊,我也喜欢陶渊明,我研究很深入的,野史上都没有啊”

“你们就消停呆着吧,听帅李给咱们普及知识”

众人好奇心大起,将目光锁定在李凡身上。

这时,只见李凡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大家仔细想想啊,东边采菊却能看到南山,不是斜白眼是什么”

众人齐齐晕倒,就喜欢你这么胡扯但还扯得有理有据的样子

顾亚婷抿了一下嘴唇,有些鄙夷地说道:“又胡扯”

李凡摇摇头:“我这可不是胡扯,陶渊明是斜白眼这个推论,可不是我考证出来的,而是古代一位大学士的考证。”

众人好奇:“哪位大学士”

“说起这位嘛,我们大家肯定都知道,就是乾隆年间的名臣刘墉”

“刘墉就是那个罗锅”

“正是”李凡顿了一下,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