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6(1 / 2)

这个时空贡献了关于雾霾的五成经典段子,就火得一塌糊涂了

星期六早晨,京视二套新闻早知道,主持人很接地气,开场便引用李凡经典段子:“一代天骄,水上天塔,只见根基不见腰。尘入肺中,有不要命者,还做早操好,这就是今天的天气情况,据气象部门报道,霾君还会在京城逗留几日”

某家庭。

“今天不炒菜做饭了。”

“为什么妈妈”

“违法啊,一会儿警察叔叔来抓人”

某脱口秀录制现场。

“把李凡这些段子给我改一改,创新一下,咱们用了。”

东北某地朋友打招呼开玩笑:

“你sei啊”

“你管我sei呢”

“不服你过来”

“你搁哪呢”

擦,这两个小子扯过犊子后,抬头看了看蓝天白云,好嘛,咱这儿盛夏没雾霾

一篇脱口秀演讲,各种电视节目纷纷引用,网络上广为流传,民间纷纷开玩笑。当这篇被很多人视为没有任何内容的演讲火起来的时候,大家终于明白了它的价值。

再见吧,雾霾没有说教,没有各种数据支撑,没有高瞻远瞩,没有痛定思痛,没有夸夸其谈,没有忧国忧民。它只是一篇来自于一个吉森省高二学生的无奈与吐槽,它也给了广大观众们在苦恼头疼中一丝心灵的痛快,它载入不了史书,它无法获得高度评价,但,它却是最广大观众们最舒心的安定剂。

著名脱口秀节目晓燕有约给出了精准的评价:

“今日网络广为流传的再见吧,雾霾,和苍穹成为了两个极端的强烈对比。后者,就像一个著名的学者一样,沉重,深思,并痛心疾呼,是划时代的演讲报告。而前者,就像老百姓的口述家常,注定不应登上大雅之堂,但却与你我之间联系得最紧密最贴切,李凡的无奈吐槽,也是我们的担心与忧愁。”

事实真如此言,苍穹名声在外,影响力极大,但是,真正看过完整视频的人数并不可观,当然,其中有某些大家都懂的原因。但即便没有某些原因,它的传播也未必有再见吧,雾霾来得广泛和迅速

本山大叔的小品可以做到东三省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每一句话都耳熟能详,再见吧,雾霾也有这个道理。

有些人是一夜之间成为话题中心的,李凡再次感受到了这种久违了的感觉。

周六早晨,李凡睡得香喷喷的。嘿,也是奇了怪了,网上那么多非议,他倒是全然不放在心上。

突然,寝室中一声呐喊,接着,李凡的床铺就被摇晃起来:“嘿,李凡,头条啊百度今日头条”

寝室室友全部支起了身子,睡眼惺忪的。

李凡将左眼睁开一条缝,“嗯嗯”,转身再睡。

“头条你头条”杨硕急忙将电脑搬了过来,再次叫醒李凡,指了指网页。

李凡肿着两只眼睛,看了看,嗯,的确是今日头条了,标题:一个高中生的痛快吐槽,亲爱的雾霾何日而去

李凡哦了一声,小兴奋,“嘿,还成啊”

这时,突然有人推门进来,道:“李凡,你上新闻了”

“啊”

“吉森卫视早间新闻,你看看回播。”

打开直播软件,回播内容,果不其然,新闻里对李凡一顿夸奖:

“我省优秀学子李凡,在参加京大博雅杯期间,登上搜娱网站的星空演讲一句句吐槽,吐槽出了百姓的心声,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热议”

看看,吉森广电不愧是“老东家”啊,还记得自己这个曾经的收视率贡献的功臣。

李凡打开手机,自己的微博早炸了,他随意地扫了一眼,先看了看柳诗诗的私信。

柳诗诗:给灾区人民送温暖来啦

估计见李凡没回复,柳诗诗再发一条:是不是中毒已深,挂了

李凡刚要回复,突然有几个人敲了敲门,问道:“李凡在么”

“啊,我就是”李凡见是拿着话筒扛着摄像的几个记者,下意识地往被窝里缩了缩。

女记者连忙进屋,“李凡,我是你的铁杆粉丝啊,你的脱口秀超棒的,哇,我是看了一遍笑一遍,这篇演讲连我们报社的看门大爷都看了无数遍了,太痛快了。”

女记者边说边偷眼看着李凡裸露在外的肩膀,眼神里闪过异样的兴奋。

李凡被看得浑身哆嗦,问道:“你们究竟要干嘛”

见女记者一副花痴脸,摄像道:“我们是城市晚报的记者,你能给我们谈谈你对雾霾的看法么”

女记者连连点头。

李凡道:“这个费劲,我没什么内容啊,这个网友们都知道。”

女记者:“要说内容,咱们谁也没有气象专家有内容她纪静的调查报告也是错漏百出,我喜欢你那句话,咱们都是老百姓,就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浅聊几句。”

“那好吧,要不我先穿上衣服”

“好”女记者说完也不回避。

李凡无奈了,“我要穿衣服啦”

“好啊换吧,大男生害怕看啊”

李凡瞬间无语,里面没穿裤裤怎么破

第148章元芳是谁

303寝室内。

两把椅子对立放置,李凡洗漱完毕,擦拭了一下头发,穿戴整齐后,接受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