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7(2 / 2)

大家均不以为然。

可当梅葆九先生,说出京剧在当时就在努力创新。

前辈们在创新的路上前仆后继,为的也是京剧事业蒸蒸日上,不断发展时。

再看看今天的京剧,很多人沉默了。

京剧没落了,就算你不想承认,这也是事实。

“程老师和我的父亲,那几年都是在为京剧的彩片事业努力,想要拍摄一部京剧片子,想要京剧向大荧幕推进。”

“可他们的创新,走上大荧幕的努力还是失败了。”

“我父亲其实知道。”

“京剧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定要去创新。”

“1951年,我和父亲在怀仁堂演出,白娘子扮相他就与众不同。”

“我父亲浑身穿白,头顶一个红绣球,我也是一身白,非常漂亮,这个扮相之前还没有过。”

“所以那一场我们的形象非常好,很跳,代表了白蛇的一种新形象。”

“还有1950年除夕,我和父亲在怀仁堂合演了金山寺和断桥这两出戏。”

“齐燕铭先生提了一点意见,我父亲就改了念白。”

“我父亲演出的剧本也是经常修改,他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创新。”

“传统的京剧魂,我父亲跟我说过,那是不能变的。”

“但是京剧的形,京剧的框架,可以去创新啊。”

“因为,时代在进步,你如果不创新,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你就永远只能被时代所抛弃。”

“如同一明开场说的,现场还有几个人喜欢纯碎的京剧呢”

“喜欢”有同学捧场。

“喜欢的话,又有几个人能唱一段京剧”

“”台下沉默了。

此时的寂静最为可怕。

“可悲吧,你口口声声说着喜欢,但是让你唱,你根本唱不出来。”

“那么你说,京剧是很难唱的,所以你只能喜欢。”

“但你可知道,在往前推不用一百年,只要五十年。十个人当中,五个人京剧都能来两句。就像现在的流行乐一样普及。”

“你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梅葆九先生说的是啊。

在那个年代,没有流行音乐,大家都是唱曲。

京剧艺术,也是主流的戏曲艺术。

人人都在学京剧。

参与到京剧表演中来,自然不觉得有多难。

现在,是因为大家不喜欢京剧了,所以京剧才无人问津。

难,是相对的。

不学,才是被遗忘的根本。

戏台里的戏迷们,京剧的从业者们,沉默之余,开始反思了。

他们实际上,一直都是在自欺欺人。

把京剧去打造成为高雅的,普通人不能欣赏,不能了解的艺术。

从而把自己束之高阁。

面向着那些不知道听不听得懂的人演唱。

可现在,你还有地方唱,还有人因为国粹的名号维护京剧。

但假若有一天,国粹成为了糟粕,保护伞被摘掉。

试问,还有几人能够为京剧站台

还有几人愿意听你这京剧

到那时候,京剧真的就亡了吧。

“梅老说的是啊。我们不得不想一想,京剧的明天在哪里”张派传人,名旦关金兰是张君秋大师的亲传弟子,她先打破了寂静。

“京剧已经不是之前那个我站在台上,就底气十足的京剧了。要变。要求新,求发展。”

“以前我会很骄傲的跟我儿子说,你父亲我是唱京剧的。但我孙子和他同学说爷爷是唱京剧的,他同学跟他说京剧难听死了。我才知道,京剧现在的年轻人根本就不喜欢了。”

又是沉默。

“是啊,京剧看来真的要创新了。”

“不创新就等死。”

“京剧不能死啊。”

张云初想说点什么。

想为传统京剧打擂台。

可京剧艺术,真的不是从前,让众人膜拜的艺术了。

现在,人们都是会去听歌,听流行音乐,看电影,看综艺节目,谁还会去戏台子听戏。

梅葆九先生的演讲还在继续,他还在感染更多的人。

“难道我就眼睁睁看着我曾经挚爱的京剧事业,到终了无人问津。”梅葆九在讲台振臂一喊。

那一句,让人感觉他老当益壮。

更让此时,戏园里的数百名京剧爱好者,激动不已。

不能。

自然是不可以。

观园里的京剧票友们个个握紧了拳头。

京剧不能亡。

京剧还要传承下去

“我想,不应该是这样的。”

“我继承了梅派衣钵,将原汁原味的梅派艺术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是我重要的任务。”

“但是和年轻的京剧朋友们一道去探索新京剧的发展,让京剧真的可以走近每一个人的心里,我想,这是我更大的使命。”

“喜欢京剧的朋友们啊,我们应该去思考一下京剧的未来了。希望百年之后,我的学生们还在推广着京剧,京剧艺术也还是被大家接受认可喜爱的艺术。”

“我是梅葆九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梅葆九大师的演讲终,现场却再也不能平静了。

如一块石子打入湖面,一圈圈涟漪泛起。

观园的戏迷,票友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

传统京剧没落了。

新京剧当立

而这个时候,洛一明和梅葆九先生在台上唱起新京剧的作品,新贵妃醉酒开始了。

精彩的演唱,默契的融合,让还在思考着京剧未来的戏迷们,一下子豁然开朗。

流行音乐和京剧嫁接。

京剧一下子年轻了起来。

就是这样。

新京剧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