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昂得到士兵汇报,想了想,同意了夏军的请求。
这个时候,夏军将领需要仁义的评价,兴华军也一样需要一个好的名声。里昂打的主意是日后夏军士兵归降的时候,能够少几分抵抗心理。
第二波战斗结束,夏军暂缓攻击。
兴华军则是按兵不动,小心观察。
又过了一会儿,夏军元帅白奇,命令军中高级职业者,设法清楚泰安城东门前的地雷阵。
经过几次摸索,夏军也找到了有效清除地雷的办法。
高级职业者不愧是高级职业者,他们清理地雷的办法,就是派普通士兵,寻找地雷。找到了地雷,就在地上插一根旗子。接着,高级职业者,使用普通的石子,用元力丢出去,引爆地雷。
连续多次扫雷作业,东门一面的地雷,竟然就让他们清理了二百多颗地雷。
不过,兴华士兵也不是摆设。在夏军扫雷队伍越发接近泰安城的时候,距离一百米的时候,兴华狙击手开枪点射了。专门对着探查地雷的普通士兵开枪。
夏军士兵遭到点射,扫雷不得不缓了下来。
夏军又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驱使野兽动物,配合士兵指挥,往泰安城外围来回奔跑。
不一会儿,又清理了不少地雷。
泰安城兴华军指挥部,里昂并不在意城外的地雷被夏军清除。因为兴华军并不靠地雷阻拦敌军,地雷只是给敌人造成伤亡的武器之一。
“魏英才部的位置在哪里”里昂看着江州地图,询问副官。
副官立即把他了解到的情况,他在地图上插了一根小钉子,向里昂汇报。
“魏英才部已经抵达预定位置。”
“很好,魏英才部的多管火箭炮是我们这一次制胜的关键。”
魏英才部的多管火箭炮,是兴华军专门从剑关运过来的重型武器。
里昂对多管火箭炮充满了信心,这是威力巨大的地面武器,足以消灭一个区域的敌军。所以,兴华军需要的是敌人主力的详细位置。并且,兴华军还要尽量想办法,让夏军的部队尽量集中在一个地方。
只不过,夏军元帅白奇吃一堑长一智,壶关的大败,他还是记得的。因此,夏军军营的布置,呈现分散形状,不再靠在一起密密麻麻。如此布置的大营,虽然容易遭到敌人骑兵的突袭,但是却能够最大程度避免兴华军的轰炸。白奇深知兴华军骑兵数量不多,夏军骑兵又强悍过兴华军,才布置这种专防兴华军炮击的营地。
里昂他们通过无线直升机,在高空中拍摄,一早就知道了夏军的军营布局。
现在,兴华军的作战计划之一,就是要诱使夏军集中军队,攻击泰安城。只要夏军集中兵力攻击泰安城,他们就会聚集在一起。到时,魏英才部先是用多管火箭炮覆盖式轰炸,再派遣大军袭击夏军,就能趁势打败夏军。当然,如果兴华军能够发现夏军的统帅白奇,顺便把他炸死的话,那就更加完美了。没有了白奇,兴华军一定能够更加顺利地打下阳城。
“接下来,敌军的攻击肯定会很猛烈如果第二层防线守不住的话,可以在泰安城内的街道,设置防线。可以给夏军错误的信息,让他们以为泰安城即将攻破。只不过,绝对不能让敌军进入主城街道。我们不能让夏军的主力部队,全部进入泰安城”里昂不停述说,向部队下命令,副官负责记录,以及传令。
兴华军在江州的总体军队数量不如夏军多,因而兴华军里昂部与魏英才部必须严密配合,才能大败夏军。
第八百六十四章激战
防守反击的作战计划,是里昂的参谋部制定的计划,所以,为了两个作战部队紧密结合,魏英才部只需要听从里昂指挥部的命令行事,以协助的形式配合里昂对战事的部署。
因此,里昂对魏英才部的安排,也很简单:“命令魏英才部,不得暴露部队。”
“长官,魏英才部报告,他们已经派出小股部队,绕道从西北方向,袭扰夏军,目的是扰乱夏军的视线,以求让夏军误以为他们在西北方面。”
里昂一听,当即有些焦急了,倒有些担心魏英才部会轻举妄动,便随即下令道:“严令魏英才,全军按兵不动必须等候行动指令,切不可轻举妄动。夏军的动态如何”
“夏军的精锐主力,就在泰安城以东扎营。不过,根据阳城情报人员的报告,阳城仍有不少夏军的军队驻扎在城中。只不过,还有一个尚未查清的重要消息,还有一支约有十万兵力的夏军军队已经离开阳城,但其去向尚未有准确数据回传。”
里昂闻言一顿,想了想,随后才继续说道:“我不担心夏军的其它部队,只要我们把白奇以及他的主力部队击败,基本上就可以控制大局了。至于其它的夏军部队,不过也就是夏国的地方军队,他们的兵力弱,装备差,对我们反倒是威胁不大。”
“但是将军,白奇会不会让夏军主力部队按兵不动,反而让夏军地方军队替他们打前锋,当炮灰使,用这些地方军队的兵力冲击我们的城墙,以保存他们主力部队的实力”
“有可能只是这样一来,就对我们不利了。但不管怎样,如果白奇的主力军队不动,我们就绝不能进行决战。”
里昂的思路非常清晰,为了防止白奇动用田忌赛马的招式,他们的主力军队,也必须是对应上夏军的主力军队,否则,轻易出击,反倒会因小失大。
“将军,我们一定能够消灭眼前之敌”部下领命。
“江州,只能是帝国的江州。”里昂霸气十足说道。
时间似乎过得很快,不久就到了日落西山的时分,连晚霞也似乎散得比寻常时候快一些。
但是,一直等着到点才能动手的夏军,还嫌时间太慢了些,这不,夜幕才刚一降临,夏军就开始动手,继续清除地雷。
他们的策略,是利用夜色的保护,白奇认为,在夜色的影响下,兴华帝国的狙击手,想要瞄准射击目标,难度总归会更为大些,因此,他们的存在,对夏军士兵的扫雷行动,阻碍力就不如白天的那么大。
当然,即便是有夜色的保护,但执行扫雷行动的夏军士兵,仍然是需要冒着生命危险来执行任务,毕竟难度大归大,可谁也保不齐,兴华帝国的狙击手,是否真的会在黑暗的角落里,瞄准他们
只是,在原定的扫雷范围完成了大概一半之后,夏军开始猜测他们是否过虑了,可能兴华军的狙击手,不仅在这样的深夜里无法准确瞄准他们,更重要的是,说不定,兴华军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在夜晚也设防。
夏军的士兵,渐渐地,因为始终没有遭到兴华军的狙击,而渐渐更加放开防备心,满心以为他们选择在深夜扫雷,是明智之举没准,就能在兴华军掉以轻心的今夜,一举扫清兴华军埋下的地雷,为夏军的进攻取得关键的保证
夏军的猜测,只能算是对了一半。
的确,兴华军没有打算在这可视度不高的夜晚,派出狙击手全力阻击夏军进行扫雷行动,但原因并非因为夜深人静就掉以轻心。相反,兴华军其实是有自己的战略。正是因为夜晚可视度不高,无法保证高度击中率,与其浪费狙击手的子弹,只为了击杀那么些个扫雷的夏军士兵,倒不如保存实力白天对战夏军。
而且,两军对战之际,兴华军怎么可能不设防只不过是,只有发现夏军的士兵,接近泰安城城墙的时候,才会开枪射击。
就这样,过了一夜。
次日一大早,夏军的营地,可见一团团白烟冒起,夏国的士兵开始做早饭。
这是战前的补给,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