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华帝国可以通过商品贸易的方式为切入点,逐步渗入夏国的商品市场,并带来足够的影响力,甚至建立新的经济架构,从而设法打乱夏国的经济体系。
只不过,这些当然也是有一定的困难。毕竟夏国还是一个底蕴比较厚实的国家,尤其夏国还是一个农业国家,本身就有自给自足的能力,无须依靠于与他国进行商品交换的形式取得生活必需品。
这就注定了,即便兴华帝国要从经济入手,也不是这么容易找到切入点,要考虑的问题也很多,比如,首先就必须选定一种或几种合适的商品。什么是合适的商品仅次于生活生活必需品,又能对夏国产生重大影响的产品等等。
正因如此,就注定了,这不是一两次经济战的规模了。
其次,兴华帝国还要面对另一个很大的难题因为兴华帝国已经占领了夏国的某些地区,所以,夏国上下都非常防备兴华帝国的人,对兴华帝国的商人,自然也是诸多猜疑和戒备。甚至,不少夏国政府官员,在他们的管辖区域内,还特别使用职权,限制兴华商人的行动之余,也不允许本地商人在城市外面经商。
这些,都成为了兴华帝国冲击夏国经济的壁垒因素。
所以,碍于夏国政府的种种防护措施,兴华帝国的商人,想要在夏国营商,根本就是很难施展动作的。因此,兴华帝国的商人最终还是能够完成倾销手中的民用产品,侦查地形,绘制地图,提供情报等等的任务,已经是竭尽全力了。
经过实践证明,要想扩大经济战的话,兴华帝国还需要设法在夏国境内建立更为稳固的势力,而暂时来说,还是无能为力了。
当然,就算眼前不能马上实现全面从经济入侵,但不代表,兴华帝国就无法从中获得足够的利益。
易星辰考虑的,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越发增多的工业产品。而且,就算不能直接进行商贸,但兴华帝国还是可以通过迂回的方式,设法将工业产品销售到夏国,先揽收更多的钱财利益作为储备。
除了夏国这边,易星辰又想起了一件事情,既然核电站已经完工了,那么,有个问题他就必须要面对和处理了对于那些负责建设核电站的工人,恐怕易星辰就不得不依照原来的约定,将他们放回华国去。
其实,如果不是先前有所约定的话,说实在的,在易星辰的私心来说,他是有些不太乐意,将这些建设核电站的工人们,送回到华国去。
这些华国核电站的建设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都是兴华帝国极为需要的人才,对于兴华帝国工业发展的进程而言,是极其需要去争取的专业人才,因为,在兴华帝国内,这一类的专业技术人员,是特别匮乏的。
所以,如果兴华帝国能够留下这些专业人员,对于未来的发展前景,自然是如虎添翼的。不仅如此,除了核电站的人才之外,易星辰其实还希望能够为兴华帝国招收更多的、各方各面各个行业的蓝水星华国高级人才。
兴华帝国一直就是推行华语教育,如今,华语也已经成为了兴华帝国的通用语言,所以,华国的人才如果来到兴华帝国,并在兴华帝国长期逗留的话,其实也不会存在语言交流方面的障碍,而且因为文化系统的相似性,所以,兴华帝国的生活模式,与华国的生活方式,在某些方面都是相似的,华国的人才,自然也能很容易融入兴华帝国的生活。
当然,把华国各行各业的高级人才都招揽到兴华帝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易星辰就想到,是否能够留下一些核电站的人才,让他们在这里的高品质生活成为正面例子,列为参照,以便兴华帝国招揽更多的华国高级人才。
只是,想法归想法,可要真把这想法付诸实际,易星辰首先就要背负违背约定的骂名,同时很可能会起到反效果。毕竟,兴华帝国与核电站的华国高级人才,事前是有过相关约定,按照约定,易星辰是必须在核电站建成之后,将他们安然送回到华国去。
因此,易星辰虽然有些犹豫,但仔细审慎思考后,决定还是按照原先的思路去办,将这些核电站人才全部送回华国去。
而这一次,易星辰并不需要剥去核电站工人们的记忆。因为,打从一开始,为了保证核电站的建设能够顺利进行,不受到任何不必要的影响,以及对华国工人们的保密,核电站的建设工地,一直就是处于与核电站外部完全隔绝的封闭状态。所以,就算这些华国人员生活在核电站建设工地里,也在兴华帝国的人严密的监控下,无法清晰地判断他们周围的环境,更不可能准确地判断出他们实际身处的位置,最多就是以为,他们是身处荒山野地,被一群军人看守着工作,除此之外,就没有更多有关于兴华帝国的信息。
华国炮兵则不同,易星辰之所以决定让他们失去一个月的记忆,核电站的建设人员和华国的炮兵就不一样了,华国的炮兵亲历战场,亲手发射了上千枚火箭弹,所以,他们知道兴华集团正在与某个势力战争中。华国方面通过这个信息,就能查找蓝水星何处在打仗。当他们无法在蓝水星上面找到战场,就会怀疑异世界的存在。
因此,易星辰对待两者的处理态度,自然是完全不同的。对于华国战士,易星辰自然不能太过于松懈。
蓝水星,莫桑国,莫兴镇莫兴酒店,一场别开生面的招聘会正在举行。
兴华集团全球高级人才“在线”招聘会,在莫桑国举行。兴华集团分别通过网络,实地两种方式,进行初步面试。
应聘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简历。或者,亲自前往莫桑国莫兴镇参加现场面试。
招聘会,将会提供一千个职位。这些职位,主要是兴华集团悬浮汽车公司位于各国的销售代理,以及部门主管等职位。
埃米尔,兴华帝国的公民,兴华集团兴华生产基地主管,兼悬浮汽车公司经理。
马意,蓝水星留尼亚国公民,华裔,兴华集团副总经理,主管悬浮汽车销售部。
何欣依,蓝水星华国公民,兴华集团悬浮汽车销售部主管,负责销售悬浮汽车。
埃米尔、马意、何欣依三位高管,以及兴华生产基地的七位车间主任,坐在莫兴酒店的一楼大厅,各摆一张桌子,等待应聘者上门应聘。
“埃米尔经理,莫兴镇应该没有我们需要的人才,我们何必要在这里举行什么招聘会”何欣依凑向埃米尔,微笑说道。
“这是集团总部的决定,我们照做就可以了。”埃米尔道。
“何主管,不用担心,我们还有线上招聘,肯定会有许多人应聘。”马意道。
“我才不担心兴华集团是世界上少有的好公司,根本就不愁没职员。”何欣依道。
“兴华集团需要的是忠诚的员工,忠于职守的员工。我们愿意付出丰厚的薪酬作为诚意,也同意需要员工的诚意。一名合格的员工,不远千里,亲自到莫兴镇应聘,这就是他的诚意。这种员工,有多少个,我们集团就要多少个至于网上应聘的人,不是他们没有诚意,而是网上应聘的人很多,只要招聘到足够数量的员工,我们就会停止招聘。他们有一定的几率,会失去他们的机会。”埃米尔打断两名下属的谈话,把他对兴华集团招聘会一些见解说出来。
“经理,你说的很有道理。可是”何欣依看了看招聘会场,陆续走进来的莫桑本土人士,尤其是一些应聘工人的莫兴镇居民,“现场招聘会,参加招聘会的人才太少,大多数都是普通的工人我们需要的是白领。”
埃米尔也看见了,笑了笑。十名招聘人员,就他们三个人的桌子前空椅子,还没有应聘者坐下过。当然,这与他们招聘条件比较严格,有极大的关系。
比如,不同国家的销售代表,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