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成交,你可以收拾东西了,收拾好老道施法送你去天一院。”
随后牧长生转身向门外走去,声音也淡淡的传了过来,同时他心里也在感叹武媚娘不简单,居然舍得将自己的孩子交给他。
不过武媚娘之所以这么选,其实也是她逼不得已下没有选择才做出交出自己孩子的决定。
不然她此时身在皇宫中,生下一个孩子将很难对别人解释清楚,一旦被查到了那可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武媚娘冒不起这个险。
接下来牧长生来到门外,等武媚娘换好衣服收拾好东西后,为了避免被宫中之人发现不对,于是果断施法送武媚娘去了天一院。
将武媚娘送到安全地方后,牧长生则身影又是忽然一闪,再次出现便回到了御花园,装作随处散步欣赏盛开的百花一样。
“哎呀,国师,你怎么又跑这边来了,倒是叫老奴一顿好找”
牧长生前脚刚到御花园没多久,黄总管就气喘吁吁的笑着跑来。
牧长生慢条斯理的笑道:“怎么了黄总管,什么事啊这么急”
“国国师大人”
黄总管道:“陛下早朝之后,已经率文武百官往城中的化生寺内听玄奘法师,率一千二百个高僧开讲诸品妙经,超度地狱的恶鬼冤魂了。”
“我知道啊”
牧长生悠然的赏着百花:“可是那又关老道什么事,这和尚与道士自古可不是一家,你说对吗黄总管”
黄总管笑了笑,没敢回答这个问题,只是接着又对牧长生笑道:“刚才陛下听说国师出关,不由喜出望外,急忙派老奴带着八抬大轿,前来请国师去化生寺一起观礼。”
“八抬大轿这排场可不低啊,也罢,早就听说这场水陆大会,陛下招来了几乎所有的得道高僧前来。”
牧长生笑了起来,把手一拍道:“今日既然陛下如此盛情相邀,那老道要是再不去就显得不识抬举了,也罢,那老道也就去凑凑热闹好了,轿子在哪里”
“这才对嘛”
黄总管笑道:“轿子就在御花园外,国师大人我们请吧”
牧长生出了御花园后,上了一顶极其豪华的朱红色八抬大轿,晃悠悠往化生寺而来。
一路从长安大街上经过时,牧长生就见城中四处的茶馆、酒楼等地都坐满了一个个人,都在谈论着李世民举办的这场水陆大会。
当
八抬大轿四周有重兵列队守护,队伍之前还有一官兵拿一大铜锣开道。
“哎哎哎,谁知道这轿子中做的哪位人物,居然有如此大的排场”
“就是就是,真是太风光了,人这一辈子要是这么风光一回才算没有白活啊”
两侧大街上的人群见了队伍,很多人都对轿子中的人身份感到好奇,很多人话中都充满了羡慕之意。
“看着排场要不就是皇亲国戚,要不就是达官显贵了吧,普通人哪有这么大的排场”
一个小茶馆中有人分析着,可是谁也没有注意到茶馆靠窗的角落,坐了一个灰衣老和尚,和一个喝茶的小和尚。
“哈哈哈,这回你可猜错了。”
这时门外跑来一个满头大汗的年轻人,冲到一个桌上端起杯茶就一饮而尽。
“这位兄弟,你方才说我猜错了,莫非你知道那轿中大人物的身份”
“哈哈,那是自然。”
那年轻人笑道:“我刚从那边过来,听那领头那个敲锣的士兵喊,这轿子里的人可是我们大唐那位神机妙算,神通广大的国师”
“什么,那里面的人竟然是传说中的国师”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激动了起来,都争先恐后的跑到街上看那顶大轿子。
毕竟虽然牧长生在皇宫深居简出,因此没有人见过他,但是在外界却一直流传着他的传说
“什么”
喝茶的小和尚听到这话,吃惊的看向一旁手持念珠,闭目念经的老和尚,道:“师父,这就是那个国师”
啪
这时老和尚手中念珠一停,双眼蓦然睁开回头往街上的轿子看去。
呼
这时一阵清风吹来,将大轿子一边的窗帘吹了起来,老和尚一下子就看到轿子中的人,而轿子中的人此时也恰好偏过头,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向老和尚看了过来。
第七百二十六章唐御弟哥哥
老和尚只是与轿中之人互视了短短一瞬,窗帘就轻轻落下。
在大街小巷的百姓簇拥中,牧长生的轿子就已过了小茶馆,向着开水陆大会的化生寺而去。
老和尚望着远去的轿影,目中闪过了深深的沉吟与思索之色,眉头也微微皱了起来。
“师父,国师的轿子都走了,你在看什么”
年轻和尚看着轿子消失,老和尚的目光却依旧看着那边的方向后,有些不解的问道。
“此人,不简单。”
老和尚声音凝重道:“虽然他已经闭锁了身上的气息,使得其他人无法查探、感知到他的道行与实力有多强,但他刚才的那一瞥目光却让为师心中有些不安。”
“目光什么目光”
年轻和尚诧异道:“你和那个国师刚才只是看了那么一眼,这一眼能看出什么”
“有些事不用看的太多、太透,有时候一眼就已经足够了,看多了反而容易看花眼。”
老和尚眸光流转,轻声道:“如果为师没料错的话,这个国师应该已看破了我们的变化,知道了我们的来历。”
“看破了”
年轻和尚一惊:“这怎么可能呢,我们在暗他在明,而且之前我们和他还没有打过照面。”
“现在多说这些无益,为了以防万一,我们两个现在也都必须也去化生寺了。”
老和尚从座位上起身,道:“今日是玄奘举办水陆大会,我们交给他取经重任,完成日后佛法东传的关键时刻,容不得出半点儿差错。”
“是”
年轻和尚双掌合十,欠身一礼后恭敬道,跟着老和尚出了小茶馆后向化生寺而来。
此时化生寺中,禅音阵阵,因为寺里寺外有很多官兵把手,因此很多长安百姓无法入内,只能在化生寺的外面观望。
当
随着一声锣响,紧随其后开路而来的大队官兵开路,以及一顶豪华的八抬大轿,这样的气派的阵势出现在化生寺大门前,几乎一来就吸引了所有男女老少的目光。
在百姓的议论与期待中轿子落地前倾,轿帘被轿旁的黄总管轻轻揭起之后,一个身穿一件紫气八卦道袍,左臂上搭一杆拂尘的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老道士,就这样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中。
“一个老道士”
显然这样的形象让很多人意外,人群中有人显得很失望。
“放肆,尔等还不住口。”
黄总管双眼一眯,走上前来一扫拂尘,用尖细的声音向人群喝道:“在国师大人面子,谁敢如此大声吵闹”
“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