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居然还真有你的,而且还有意大利知名建筑师米歇尔德波利的评语。”沃纳高兴的说道。
“是吗我看看”苏乐青也顾不上洗漱了,直接就跑下楼,然后从沃纳先生手中接过杂志。
“就在最后的新人新秀里面。”沃纳说道。
苏乐青点点头,直接从后面翻起,没翻几页,苏乐青就看到了自己的作品:光之教堂
随后,苏乐青就看到了下面米歇尔写的评语,语气说是评语,还不如说是一篇文章。
而文章的题目就是:走出思维定势,打破常规,创造精彩
苏乐青嘴角微微上扬,继续看了下去。
现实生活中,一张有黑点的白纸展现在我们面前,引起我们注意的往往是黑点,而不是白纸,这或许是我们的本能使然,也或许是习惯作崇。但不管是本能还是习惯,最终反映出的是一种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
人的思维定势通常来源于他的生活经验和习惯,而人类就是有这样的缺点,凭借经验处理问题。
而建筑师同样,一个好的建筑师就是要不受思维定势,不受经验束缚,不循规蹈矩,与众不同,独树一帜。
但显然,这样的建筑师很少,大部分的人还是遵循常识,被自己的经验所束缚,容易画地为牢,禁锢自己。
这个作品,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
大家看到这个作品的时候,谁能想到这居然是一个教堂
在我们的印象中,教堂不应该是高耸、宽广、华丽、威严、宏伟的吗
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教堂几乎已经跟这些词牢牢的绑在了一起,以至于我们现在设计的教堂也基本是这样的。
但是这个作品却给了我不一样的感觉,同样是教堂,但这个作品却勇于创新,敢于大家心中固有的教堂形象打破,以一个全新的、现代的、简单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
而且效果非常之好,穹顶波浪形的设计赋予了整个教堂独特的心态,让它与众不同,吸人眼球。
教堂前的水庭和小道也起了点睛之笔,让教堂看上去更加立体,更加的有神秘感和仪式感。
而且穹顶的构造也给了我们新的思维。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独特,也非常美的建筑,他走出思维定势,打破常规,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穹顶。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作品的设计者竟然还是一个中国人,老实说,在do上,我很少见到中国人,而且还是能够设计出这么好作品的中国人,虽然中国人对于教堂的印象并不如西方人那么深,但能够走出思维定势,那就值得夸赞。
在这一期的新人新秀的作品里,我个人觉得他的作品是最好的。
“这个评价好高啊”看完米歇尔德波利的评语之后,沃纳很是惊讶道。
“呵呵,刚好我这个教堂打破了大家心中的教堂形象吧”苏乐青模棱两可的谦虚道。
“有可能是这样,苏,真的是太棒了,我想,现在欧洲地区应该有很多人都要好奇你了”沃纳笑道。
“确定不是要砍我吗毕竟我把他们心中的教堂设计成这副模样。”苏乐青开玩笑道。
“当然不会,而且你设计的教堂也充满了美感。”沃纳说道。
就在沃纳准备再说什么的时候,艾玛端着早餐过来道:“好了,一大早就是什么设计设计的,今天是五一劳动节,我们一家人找个地方去玩玩吧,顺便bbq。”
“那去哪玩”沃纳问道。
听到这话,苏乐青连忙提议道:“不如这样吧,我们去莱尔先生的葡萄酒庄园去转转吧”
苏乐青的话,让沃纳连连点头:“这个提议不错,上个月初在莱尔那边玩的不错,那边出了能骑马之外,还能够打猎,而且是劳动节,我们也可以过去种植葡萄树。”
“可以啊,上次你们去的时候,就我一个人没去”艾玛抱怨道。
“呵呵,那我先上去洗漱一下,对了,沃纳叔叔,这本杂志能借过再看一会吗”苏乐青摇晃了一下手中的杂志问道。
他之前本来也准备订一本的,但是后来看到沃纳的书房里好像有,所以也就没浪费钱了。
“当然可以,看完放我办公室就行”沃纳摆了摆手道。
正文第六百八十二章议论
与此同时,苏乐青这个名字也随着do杂志最新一期的发布,瞬间在欧洲建筑圈里流传开来。
毕竟这还是第一次有中国人的名字出现在do杂志,以前就算有华裔的建筑师,但大多数都是以英文名字出现的,可是现在,一个中国人的名字出现在了杂志中,而且设计的,还是他们西方独特的建筑:教堂。
顿时,欧洲建筑圈的大小论坛里就出现了苏乐青的作品,所有人都在议论着苏乐青这个教堂到底设计的算不算好。
archdaiy论坛,是全世界最大的建筑资讯网站,为全球设计师们提供最前沿和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案例,几乎所有的建筑师都会在这里交流讨论,所以在苏乐青登上do杂志之后,archdaiy论坛的议论群就彻底炸开锅了。
“有没有人看最新一期的do杂志”有人提问道。
“怎么了吗我马上就要去拿我的杂志了”
“你是想说最后的新人新秀中的那个中国人设计的作品吗”立即有人知道这个问题想要表达什么意思了。
“是啊,真的很难想象那个建筑居然是一个中国人设计的,中国人不是最擅长y吗”之前提问的人回答道。
“呃这个问题,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