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97(2 / 2)

这些顺从江户幕府的大名,在他们的领地内拥有一定的程度经济、政治和社会的自决权,让他们发展城内或城下町。

因此,他们拥有一个细小的国家的功能大名常被称为“藩主”,而其家臣则称为“藩士”。

而一些有势力的大名们,也会在主藩内也设立“支藩”,支藩的藩主通常是由主藩藩主的重臣,例如“家老”,或血亲担任。

相对于诸“藩”,德川幕府的直辖领称为“天领”。

这些藩虽然拥有自主权,但是藩主都必需将儿子送往江户城作为人质,此为“参觐交替”的制度。

而藩主也不可以随意筑城,因为江户时代已经确立了一国一城令,但事实上一国里已经有多座城堡,大名也可以透过幕府批准设主城堡。

有些藩本来没有“石高”,例如虾夷地的松前藩,但因为获得了德川幕府的准许,拥有一万石资格,因而成为了藩。

这石高,就是衡量当地总粮食产量的单位,必须达到某种水平,才能作某些事情。

藩通常会以藩主的居城,也就是藩厅命名,例如上杉氏以米泽城作居城,一般被称作为米泽藩,而附近的伊达氏,在仙台城作居城,称作仙台藩。

但是如果藩的领城占有一国大多数领地甚至是多于一国的领地,通常会以国名作称呼,例如前田氏的加贺藩、岛津氏的萨摩藩、以国名作称呼。

在当时,最大的藩领是前田氏的加贺藩,拥有超过一百万石的石高,拥有了加贺和能登两国。

以“藩”称呼当时拥有一万石以上大名的领国,是由当时的儒学者开始的中国古时周天子分封领地给国让诸侯们自治,概念是要服从天子。

同样地,东瀛岛国的大名们也要服从于幕府将军,因此便称这些领国为“藩”。但江户幕府的正式体制中没有“藩”这一设计,大名“藩主”间交流也不用“藩”的名义,而是以“某某家中”称呼。

虽然在江户时代初期,并非是正式的制度名称,所以只限某一部分人在使用,在元禄年间之后也只是到处可以看见的这样的称呼的程度。

直到明治时代正式成为公有的制度,这个名称才开始被广为使用。

各类藩国的总数共有二百七十六家。

到德川幕府灭亡,原本幕府直辖的领地改为由天皇管辖。

在整个江户时代,初期的武家诸法度规范“五万石以上石高的城主为大名”;“五万石未满阵屋领主为小名”。

当时全东瀛岛国有超过二百七十家大名,在江户幕府的统治体制下分为亲藩、谱代、外样三类。

吉井藩的鹰司松平左兵卫督领有表高一万石,辖六个村,实高仅一千八百七十八石,是已知大名中实高最低的大名。

实高最高的为金沢藩的松平加贺宰相的一百三十万石,辖二千三百多个村。

所谓“实高”,就是实际的石高,也就是真实的粮食产量。

表高最低的大名是成羽藩山崎志摩守和田原本藩平野远江守,表高都只有五千石。

所谓表高,就是名义身上的石高,就是他们为了符合某些要求,自己会报上来的粮食产量。

在当时的环境下,“实高”和“表高”不是一码事,往往差距很大。

德川时代的江户幕府,有三种大名,分别是亲藩大名、谱代大名、外样大名。

亲藩大名是与德川家有血缘关系的藩领,在这之中有着御三家之称的尾张、纪伊、水户藩最为重要。

御三家制度由德川家康所创,其义在于当将军家没有后继者之时,以水户家作为大名继承人产生的监督,而继承人则在纪伊、尾张两家产生。

在初代将军德川家康生前创设御三家之后,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时又让自己的次子德川宗武创设了田安家、四子德川宗尹则创设了一桥家。

之后的第九代将军德川家重又让次子德川重好成立清水家,此后即确立了御三卿的体制,其家格仅次于御三家。

谱代大名,即世袭的大名世家,是指在行一六零零年的关原之战以前一直追随德川家康的大将。

谱代大名地位仅次于亲藩大名,大多位居幕府要职,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有权力,俸禄却很少,如本多正信、大久保忠邻等。

德川家康设计幕府统治必须完全由亲藩和谱代大名操控,外样大名不得参与。

外样大名,则是在关原之战被迫臣服的大名,他们有的拥有雄厚实力。

如加贺藩的前田利家有一百二十万石领地、萨摩藩的岛津忠恒有七十七万石领地、仙台藩的伊达政宗有六十二万五千石领地。

三者皆外样大名而又是全国领地最多的诸侯。

不过,却没有亲藩或谱代大名的权力,又常被幕府监控,即使有心要反抗德川家,也无法成事。

因为外样大名的领土多在偏僻的外边,在锁国时期反而最容易跟外国势力结合,成为倒幕的主要动力。

郡是东瀛岛国自六四六年的大化改新后开始使用的行政区划,当东瀛岛国的行政区划为国、郡、里三级。

国置国司、郡置郡司、里置里长。

但随着东瀛岛国中心集权的瓦解,国郡体制后来变成郡乡体制,幕府时代则是各大名领国之下设置郡奉行和郡代。

这只是形式上的变化,实质的变化,是他们不再附属于幕府。

于是,个个藩国的变化得又快又慢,有早有晚,但是,没有不变的,变得方向也都是离开幕府的管辖。

而这些藩国,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几乎没有例外,在他们的藩国内,一律推行武士制度。

这个武士知道,基本上就是全民皆兵,全国上阵的意思。

麦轲熟知历史,知道现在中闭关锁国状态,这种黩武国策祸害不显;但是,一旦出现了全国性的几圈,出兵到其他国家,就会造成极大的破坏。

因此,麦轲对三路天军都发出死令,活捉大名,捣毁武士系统

同时,麦轲也进一步指示,什么武士道信仰,什么武士道精神、什么武士道组织、什么武士道武器,也就是武士刀,全部打烂

从此以后,跟武士有关的东西,全部湮灭无存。

第1189章完全新型政权

麦轲确定要干两件事情,一个是灭尽大名,另一个是铲除武士,然后,就分头行动。

军事行动,有三路大军,齐头并进,水陆并发,必要的时候,空军也会出动。

彼得、维尔斯科伊二人办事,麦轲放心,所以下了命令以后,麦轲就放手不管。

中路的大军,水师有孟义统领,陆路有猪头、驴头、横路俊三三员勇将办理,麦轲也就遥控一下,保持很基本的辖制就妥了。

麦轲的主导思想里,这两项军事任务,实际上并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困难。

加起来一共五十多万大军,消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