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08(2 / 2)

因为林木太密,前方和左右往往都没有空地放存到下的树木,只好往后面倒,因此,大军只好在躺倒在地的树干树枝上行走。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巨斧队终于撂倒了所有拦路的大树,进入了一个相对低矮的丛林地带。

尽管他们个个体壮如牛,这时也都累得如同老狗一样,佝偻着腰,弓着背,气喘如牛了。

可惜好景不长,刚刚走出三四里远,前面又是一片更加辽阔、更加茂密的森林

刚刚在这段行军过程中恢复一点元气的巨斧队,二话没说,上去就挥斧猛干;可惜他们已经是强弩之末,开出不到一里的路程,就坚持不住了。

石达开一看巨斧队已经难以为继,就在一般队伍中选出身强力壮的小伙子,顶替巨斧队;可惜他们还是比巨斧队差远了,最好的小伙儿,也不过是砍倒一两棵;许多人光是举起巨斧,就用尽了力气。

看到这种情况,一直跟着大队的云豹跑了出去;它一贯自由行动,麦轲也没有管它。

麦轲和石达开聚在一起,商讨如何解决困境。

他们这条路是用指南针确定的,是一条最短的路线,看来改路解决不了问题,别处比这里的密林更有厚度

正在一筹莫展,前面忽然传来嘁哩喀喳的声音,似乎是大树倒地造成的响动。

难道有人帮忙或者是敌人

麦轲赶紧升空,朝前一看,只见密林的那一边,大树成排倒下

麦轲飞了过去,只见一群小牛犊一样的壮大野猪,正在拱树

只见它们一尺多长的獠牙,切豆腐一样,插到大树的底部,然后望起一撩,登时就翻倒一棵大树

r

第584章过河马上拆桥

看到麦轲飞了过来,正在野猪身边监工的云豹腾空一跃,与麦轲会合,麦轲乘势跨到云豹背上,心里已经明白,这一定是云豹利用它兽王的权柄,为远征军找来的帮手。

虽然麦轲现在没有灵犀一动帮忙,不能和云豹直接交流,但是长时间的合作,一看云豹的神情,就知道它的思想动态。

看它那又得意又骄傲的神情,就知道它正在显摆表功呢

麦轲当即掏出一瓶八十度,扔给云豹,以彰表扬。

麦轲然后回到密林的这头,告诉远征军这个好消息,让那些还在坚持砍树不止的巨斧队,停了下来,正好休息一二。

不过看他们那种比蜗牛还慢的砍树速度,麦轲就知道他们实际上已经无能为力了,还在坚持,只是表明一个态度

过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那嘁哩喀喳的声音,就来到近前;紧接着,听到轰隆隆一阵响动,最后的大树也都躺倒,密林中开凿出一条通道

大家看向对面,只见十头野猪并排而立,猪头上的两只獠牙似乎发出凛冽的寒光,颇有所向无敌、唯我猪大将军的气概

它们的后面,还跟着一大群,至少有四五百只,和头前站立的十头不相上下大概是野猪家族全家上阵了

麦轲对这些野猪朋友拱手相送,又给这片树林起名为“野猪林”,以表彰和纪念它们的贡献。

云豹当翻译,转达给野猪听,那十头野猪张开大嘴吼了一声,大概是说“谢了”,然后就扭过头去,继续往东走,头前开路去了。

大军大约又走了几十里,都没有遇到大片森林。一些小片的树丛或者零星的树木当道,被野猪三下五除二拱飞,基本上都没有形成障碍。

正在行进,前面传来“轰轰轰”的沉闷声音。听不清是什么东西造成的响声。

大家继续东进,响声越来越大,如同万马奔腾,犹如冰雹之前连绵不断的滚子雷,之前猛往之前的野猪,这时也有些踌躇不前。

麦轲看了看云豹,云豹别过脸去,显然是告诉麦轲这个不归它管。

麦轲赶紧驱豹到最前面,去和吴先生派来的向导打探情况。

向导对这一带的地形地貌相当熟悉,麦轲一问。他就告诉麦轲说,很不妙,他们前面应该是六甲三峡了。

“难道很难通行吗”麦轲疑惑地问,他知道昌江三峡,那里险峻无比。从来没有听过这个六甲三峡,不过一听这个名字,就有点令人心里发憷,即使险峻程度昌江三峡的一半,也会头痛万分。

可惜怕什么就来什么

只听向导说:“何止很难简直就是难上加难你听说过昌江三峡吧那里我也常去,跟这里一比,它们有这里一半的难度就不错了

麦轲一听。心里直冒凉气,一股近乎绝望的情绪蔓延上来――这是他以前绝无仅有的。

雪上加霜的是,向导接着又说:“关键的困难还不在它们如何难以渡过,而是在我们要跨越它们,才能继续东进而这打狗河曲折循回,这三峡在我们面前要出现三次。因此,我们也需要跨越三次。”

“绕道而行不行吗”麦轲抱着一线希望。

“绕道当然可以。但是有两个问题:一是岸边的险峻程度不比跨越差;二是路途遥远,绕完一个峡要两天时间。”

咳,这还说什么明明知道我们今天必须赶到目的地

说着,已经来到了发出轰鸣的峡谷岸边。大家只感到一阵凉风习习,顿时把急行军带来的浑身大汗吹散了大半。这倒是名副其实,刚才向导告诉他说这是三峡中的凉风峡

看前面,一道深涧横亘眼前,正是一个高达百丈的落差之处――只见清澈如碧玉的水流从高处一跃而下,一路欢歌、飞扬旋转地投入下面的深渊,造成巨大的轰鸣,然后一泄而下,转瞬远去。

如果是平时,这里绝对是一个消闲去暑的好地方

可惜现在大家没有这个闲情雅致,凉风吹在身上,不是凉爽,而是热浪袭人,起码麦轲是心急如焚

他知道这时候急也没有用,他首先祷告求圣灵给他平静安稳的心,开启他智慧的眼睛;然后在面前深涧的上下仔细观看。

这一静心观察,果然让他发现了可以做文章之处

虽然深涧的两岸也有落差,但是并没有涧中流水那样差百丈之多更有意思的是,岸边已经降低了高度,而中间的河床还没有那么快降低,因而导致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