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6(2 / 2)

现在这些人离开马背脚踏实地放箭,力量更加强大,这时候麦轲等人也只升高到二百步的上空,他们也没有想到这老僧王会来这一手,否则全力升空会升得更高一些,虽然依旧不能逃出五百步以外。这些弓箭手动作太快了

虽然众人看不到,从那刺耳的“呜呜”声响也知道重大危险来临;那些猛禽比人的听力强多了,更是察觉到迫在眉睫的威胁,超过半数发出了凄厉的鸣叫,爆发出所有潜力,向高空飞窜。

所有的猛禽都不约而同地向高飞,而不是平行逃避,因为它们已经感到这飞鸣而来的危险涵盖了一个极为广阔的范围,不管往那个方向逃离,都在其攻击范围之内。

众人看不见,可是有两个人可以,一个是麦轲,一个是吴仁晓,因为二人都装备有夜视仪。夜视仪就在他们的眼睛上,白天正常视物,夜晚看东西则如同白昼。

吴仁晓一看这样宏大的箭群合围上来,马上心里一凉,觉得无法逃避。随后他两眼一闭,就等着万箭穿心了。因为你身手再高,躲开一支两支,甚至十支八支,怎么也躲不过成千上万。

在猛禽的极限升高努力下,又爬高大约百步,这几万只铁箭终于追上了他们

众猛禽再次厉声鸣叫,这次是所有的猛禽,仿佛是在做离世之前的最后诀别;所有的骑士也不做它想,性格豁达的甚至做好了准备,体验万箭穿心的特殊感觉。

唯一看得清清楚楚局势,却没有任何惊慌的事麦轲。他也知道现在的危险,靠他们自己是无法逃离万箭穿心下场的。

但是,他们的背后有神。麦轲坚信神的保守无处不在,必定引领他们走出死亡的幽谷。

他心里祷告,自然而然地就操作起灵犀一动来,这是自己最熟悉最信赖的。最危急的时刻,当然是首屈一指的使用。

果然,麦轲最信赖的灵犀一动,没有让麦轲失望,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再一次扭转了大局。

众人都在闭目等待死亡降临,大家不闭目也没有用,此时的夜色漆黑如墨。只有吴仁晓一个人可以看到,但是他又选择了闭目。

此时这位正在快镜头回放和萦无恝相处时的美好时光,稍微抱憾的是,没有早点和她洞房花烛,发誓这次如果得以生还,别的什么都不干,也要先把这件事完成。

正在想着洞房花烛夜的旖旎时光,突然刚才震耳欲聋的箭矢轰鸣没有了,为一片寂静所取代;紧接着就是身旁猛禽的再次鸣叫,即使他不懂鸟语,也知道那是欢乐情绪的表达。

他猛地睁开眼睛,看到了终生难忘的奇异景观

只见足有几万只箭矢,整齐地排列在他们这群依旧飞行的团体下面,每只箭头都发出幽幽的死光,摆成了一个方圆百米的箭阵。

但是这个箭阵就摆在那里,静止不动不但没有继续迫近,对他们造成威胁,夺去他们的性命,反而为他们提供了保护

这种保护是如此的独一无二,绝无仅有,不但因为它的材料特殊、地点特殊;而且因为它是移动的他们继续飞行的时候,不管是往那个方向,这个箭阵都不即不离的保持同等距离跟着。

别人只能感受到成果,而麦轲却清楚地知道原因。

这是灵犀一动关键时刻按麦轲的指令作了有效的工作。利用它的驭物功能,把这些飞箭按它自己的控制重新安排了用途。

驭物诀并没有创造新物的功能,但是所有被造,除了人在没有归心信神者以外,它都可以按神的旨意自由安排。

今天控制了飞箭,让它们符合神的旨意,只是这种自然功能一项正常的应用,只是这种场合非常特殊,所以才产生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效果。

这种效果不但惠及麦轲和他的同行,而且给僧格林沁大军带来极大的恩惠rs

第248章利器在握不用

僧格林沁孤注一掷,发出万箭齐发的命令。实际他也是迫不得已,而且冒了极大风险。原因是这种仰天而射等同于向自己射击

知道射箭或者射击原理的都知道,弓箭或者子弹往高空走,总有力尽时;到了那个极限,就是往下掉的时候。

既然是往自己的上空射击,掉下来的东西就直接掉在自己的头上,也就是等于向自己射击

更严重的是,这些返回的东西是从高处往低处掉,还有一个加速度的效力,即使没有箭矢的锋利,只是这些弩箭的重量,从天而降也足以致人于死地了。

所以,当他们鼓勇发出万箭以后,基本上就是听天由命,等待万箭齐落,锋矢贯顶了

手边有东西的就拿起来罩在头顶;没有东西的,还想抗争自救的就拼命在自己的头顶挥舞弓箭,以图扫去那些掉下来的的弓箭;而更多的人,则是老实呆着,不做无用功。因为那种防范实在效果有限。

保守估计,这样的朝天漫射,下面又是这样密集的军营,死亡率也要超过一半,还不算重伤的。如果如此,这支大军也就残了,自己把自己打残的

正在那里越来越紧张地等待着箭雨降临,忽然听到天空传来声音:“谢谢僧帅万箭壮行却之不恭,收下为敬”

又听到麦轲的声音:“涤生兄别来无恙乎多多保重,后会有期”

然后就听群羽震动的声音飞快离去。时间不长就杳无声迹了。

“这就没事了”僧格林沁和曾国藩面面相觑,所有人都面面相觑,恍如大梦初醒。

僧格林沁现在是忧喜交加,心情很复杂。忧的是重机枪丢了;喜的是死里逃生。

这三万铁骑可是他的家底,是他的命根子,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不管是从直接还是从间接的角度,都救了他的命。

相比失去重机枪,后面的喜悦反而更大。前面不顾后果地命令放箭,在当时是不得不为之举,如果他有时间认真思考后决定。他必定不为。

这样。等于自己的错误,被这位神秘莫测,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家伙似乎叫卖轲给消弭于无形,给了他一个天大的恩情

我僧格林沁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这样的恩情要想办法报了还好。否则可要寝食难安了。

曾国藩想的就更复杂了。他原来就对麦轲心怀忌惮,今天又来这么一手,忌惮更重。简直有了一丝丝的敬畏。

还好,不是存心和我作对,只是把这重机枪抢跑就得了。他现在还不知道连人带设备被端了老窝呢。

他临走之前还和我打了招呼,看来光州的一面之缘还是效益不错的,哈哈。

可是他的高兴心情很快就被忧虑代替这个麦轲越来越神通广大了,万军之中夺枪脱身如探囊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