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但要巩固高架水渠的地基,从冰海一侧弄到的石料,大概是最坚固的原材料。肥胖的驮兽,嘴边堆满白色的泡沫,已完成了一千米以内的石料运送。
“一千五百个奴隶,他们的任务是建造高架水渠。那么,用来建造塔防的劳力,到目前为止,基本上还是零。”
索隆眼下所拥有的几百名手中让你奴隶,也已经全部送到劈山瀑布,负责开采金矿。
“鹰人本身是从来不从事任何劳作的,还差这么多的奴隶劳力应当从何而来”
自言自语的同时,索隆把目光看向了鹰王领地的西面和南面的未定边界。根据鹰人斥候的描述,仅在鹰王领地的西面平原上,就存在着九个冰族人部落。
两天以来,两千五百名奴隶兵团,在鲁道夫的训练之下,已经初具规模。
不论是为了扩大领地,还是为了领地的建设,索隆都需要延伸西面和南面的边界。
并且、索隆已经命令分管口粮的鹰人长老,为奴隶兵团和鹰王领地上的每个人,都配备了足够一个月食用的口粮。
若非了解冰族的鹰人亲口所说,索隆大概永远不可能知晓,“像最原始的野蛮冰族这样愚蠢、无知的野蛮部落,居然也会拥有自己的至高领袖,号称平原和峡谷的统治者冰族之王。”而小半年来,连鹰人有不敢小觑的冰族部落,也不如想象中的那般可笑。
在鹰击大峡谷,索隆也听到过这样的传言,“长久以来,鹰击大峡谷之所以没有遭到这些长毛野蛮人的大规模入侵,是因为平原上那些稀稀落落的小部落,他们的血统,根本不能算是纯正的冰族人。”
正如鹰人所形容的,“那些分散在平原上的小型部落,对于冰族的酋长部落来说,只算是一些游离在管辖之外的部落流民。”
“只能算作流民吗”这样的答案,让索隆本能的感到嘀笑皆非。眼望着这条仿佛被一刀劈开的大峡谷,一种无法言语的静谧和神秘,深深地印在他的心坎上。面对一个强大的对手,让索隆心底,激起了像烈火一般正在燃烧的征服欲望。
“所谓的正统、强大的冰族酋长部落,就存在于冰原之上。”
鹰王想要确定领地的西部边界,想要一劳永逸,彻底地征服冰族部落的这些流民,这里将是索隆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挑战。毕竟,在很多鹰人眼中,招惹了冰族都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鹰王阁下,与冰族人交涉你不应该重用这些奴隶兵团。因为这些奴隶到时候,恐怕派不上任何的用场。”
奴隶兵团在阵前倒戈叛变,那将是一种严重的后果。鹰人小酋长的劝说,固然是好意提醒,但索隆信任自己的将军。并且开始详细了解冰族社会结构,或许索隆已不再满足9个流民式的部落,他的心思,已不是对方能够随便揣摩的。
“吾王,奴隶兵团缺乏训练,他们的战斗力或许不足,但奴隶军团的军纪,我以自己的将军荣耀来担保。”
雄鹰之所以能主宰蓝天,那是因为它有不断进取的意志。浪花之所以能拍击礁石,那是因为它有战胜恐惧的勇气。
鲁道夫眼里的目光令人动容,满满的全是坚强和自信。
如果鲁道夫的自信和坚强是一棵常青的大树,那么浇灌它的必定是来自索隆的肯定与信任。
虽然奴隶兵团只进行了短暂的五六天训练,具体的细节索隆并不了解,但他相信鲁道夫的能力。
而得到索隆的点头,鲁道夫必定不会令他失望。
“鹰王兵团,前进”
昂然的马鬃头盔,注明了将军的荣耀和身份,第一次率领上千人的兵团,鲁道夫自信的目光下,耀眼地绽放出光芒。
在索隆的视界里,鲁道夫仅仅举了一下手,两千五百名手持武器的奴隶兵团,便立刻踏着整齐的步点继续前进。
有两千五百名奴隶打前锋,基本上可以消除索隆的顾虑。奴隶兵团可以不计伤亡,只要食物充足,可以随时补充。
但索隆目前最倚重的精锐力量,两百六十名鹰人战士,不值得消耗在埋伏和陷阱中。
“吾王今天,我们将浴血奋战,在这块冰原之上,不再有别的部落,唯有鹰人如果敌人富足,我将掠取财物;如果敌人贫穷,我将以征服来获取荣誉。”
鹰人们的声音汇聚成一条直线,传入所有人的耳际。使整个队列的士气高涨。
无论他站在哪里,两米的身高总是引人注目。索隆就像是一面旗帜。
藐视战场,藐视一切挑战。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在杀戮的战场上,不必后退,只需屹立不动即可”
鲁道夫的身侧,索隆站在一块红色的巨石上,一眼扫量过去,以一片悬崖为分界,对面的冰原上寸草不生、别无他物。除了派出鹰人进行空中探查,几个去探究竟的斥候,他们沿着陡峭的小路,小心翼翼地往上爬,好不容易才到悬崖上。
从悬崖的上方看下去,此次出动的近两千人军团,就好像是四处觅食的蚂蚁,看起来十分的渺小。
半个小时之后,索隆得到的斥候回报是,“吾王,有冰族人的活动迹象。就在前方的冰原上有一条峡谷,距此还有半天的路程。”
半天后,这条峡谷的入口有多条,索隆只是选择了其中比较大的一个入口。
但是仅仅过了五分钟,这个鲜红颜色的峡谷,快要把他的心也染红了。因为不管峭壁还是泥土,根本就是一种颜色,有淡红汇聚成鲜血一样的艳红。
整片鲜红的峡谷,好像一片放入染缸的布一样,红的均匀、鲜艳
不仅如此,索隆发现头上的阳光居高临下,把峡谷照的如红宝石一般耀眼,让他感到一丝眩晕。
“继续前进”
收回放远的目光,挣脱那种刺目的眩晕感。峡谷的色彩与结构,和那种气势磅礴、浑浊一片的红色魅力,让人感觉,这条红色大峡谷,无处不彰显着它特有的斑斓和诡密。
视界里,峡谷岩壁的水平岩层清晰明了,除去它雄伟壮观的一面,还有诸多的千回百转的通幽曲径。
两崖壁立千仞,夹持一线青天的景色,在令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