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老爷子一挥手:“这算什么,当年我喊话的时候,声音可比这大了去了,也没见怎么的。”
齐奶奶仍旧要起身去拿,齐老爷子又不好硬拽她,见拗不过她,又心疼她要去戴不喜欢的东西,齐老爷子一下子耍起了无赖。
“你要是去拿了那个戴了,那我就不和你聊了”
齐奶奶回身就拍了他一下:“就你事儿多”
眼睛里却是笑意吟吟。
周九左右看了看,家里头一边讲玄学一边撒狗粮,就只有松鼠那边儿还有块清净地方。
周九拍了拍翅膀飞过去,松鼠正在玩乌云盖雪的猫爬架。
乌云盖雪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所以现在这松鼠才敢斗胆过来,摸一摸这它觊觎已久的大型玩具。
见到周九过来,松鼠有点儿小开心,站在猫爬架上伸爪爪要抱抱。
然而以这二者的体型差距,周九完全不想去抱这么个庞然大物。
哪怕这家伙很软。
哪怕毛毛很顺很舒服。
哪怕温度暖暖的。
好的吧,就抱一下。
松鼠得了周九的抱抱,还在觊觎很久的玩具上玩了个爽,简直无比的美滋滋,溜达了两圈,找了个暖和地儿,一只鼠窝着瞎高兴去了。
周九望着它背影出神。
自打入冬以来,松鼠就越来越不喜欢动弹了,除了吃饭依旧如同以往一样积极,玩什么的,都已经慢腾腾了很多。
以前它自己独自就能在房子里蹿上一天,现在它更乐意窝在小伙伴旁边,再要不就睡在自个儿的窝里面吃东西睡觉。
周九检查过它在窝里吃的东西,它这回倒是长了点儿记性,知道窝里不能吃别的容易掉渣、且渣渣会变坏的食物,一般都是啃一些坚果。
周九也就随它去了。
想想处在外面大自然的松鼠,这个时候应该是已经冬眠了。
家里养的松鼠,冬眠期推后行动迟缓,应该也是正常的。
二老摆开了象棋,似乎是要来一局,周九拍了拍翅膀飞到一边,观棋。
反正这会儿什么事都没有,满屋子乱窜也随便。
齐老爷子这副棋小而精致,一个个木棋子只有硬币大小,打磨得十分光滑,还上了点儿东西,看上去十分秀气。
怪不得齐老爷子成天把它装在他那个布袋子里面,拎着到处跑,这么一副小而精的棋子,的确带着不费劲还长脸。
象棋是“占红不占先”或“红不领先”,所以黑棋先走。
可齐老爷子将红棋子给了齐奶奶,还让她先走了一步。
周九:为什么无时无刻不在发糖啊你们
齐老爷子见周九飞过来观棋,敲了敲桌面:“乌鸦会棋吗”
周九动了动脑袋,没有回答。
他棋艺不精是事实,就算说会,下上两局也是被完虐的份儿。
而且一只八哥点头说自己会象棋,那也太逆天了。
象棋至今起源还存在争议,但争议之外可以确定的是它起源时间非常的早。
起源早事物一代一代发展下来,基本上都已经趋向于完备了。
如今它更是已经成为了首届世界智力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之一。
这些都从侧面体现出了象棋它对智力的要求不低,至少周九从来没有听说过除了人类之外,有什么动物会下象棋的。
齐老爷子没有得到周九的回复,也没有在意,而是径直和齐奶奶下了起来。
真正的会象棋的人,看一局棋,每一步都能看出无数的玄妙来。
对于他们而言,什么凌玄布局诀凌玄诀都是最基础的布局行子之道。
“尽快出子车为先,开局切忌贪吃子。开局一子忌平移,兼顾两翼要协调。”
“锁借牵击双还将,等着交换吸引离。回家堵拦两路杀,腾挪挫局困子毙。”
齐奶奶举棋不定:“你可别说了,你都在说些什么呀,每次下棋都念这些诀,知道是你在下棋,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要得道成仙。”
齐老爷子笑了笑,转头看向周九:“乌鸦,刚刚你学到了几句”
周九:
听着像是认识的字,组合起来一个都不懂。
齐老爷子:“来,背一个。”
周九:马走日,象飞田,炮打隔山,车走直线,小卒过河不回还
正文第188章猫性
棋子放在棋盘上,木头敲击间,又钝而悦耳的声响,回荡在冬日的客厅里。
周九拍了拍翅膀,不想理齐老爷子。
知识渊博的人和文盲在一起就是这样,人家随随便便一点儿东西,就能将人问住。
虽然也不是故意给人难堪,但的的确确会让人怀疑人生。
齐奶奶笑了:“以后下棋,我得让乌鸦陪着。有它在旁边,你就不会总祸祸我耳朵了。”
齐老爷子也失笑。
两人的棋子,在棋盘上杀得难解难分。
其实按照齐老爷子的棋力,根本不会出现这种和菜鸟下棋,还不相上下的局面。
但奈何这只菜鸟是自己媳妇儿,不宠着还能咋地
齐奶奶不会布局什么的,单纯的喜欢吃齐老爷子的棋子,一步一步都是奔着吃棋子来的。
齐老爷子也乐意喂她,时不时就喂个卒,再长一点连马都给喂了。
周九本来是想来看看下棋的,结果又吃了满嘴的狗粮,简直撑得慌。
乌云盖雪从窗户外奔回来,身子一个拉长,就跃过了窗户。
路过窗户边的猫爬架的时候,乌云盖雪顿了顿,似乎是闻到了不属于自己的气味。
松鼠偷偷摸摸在窝里探出半个脑袋看,活像一个趁下课时间,往班花桌洞里塞了情书的毛头小子。
乌云盖雪围着猫爬架绕了半圈,跳上去逐级给蹭了蹭,似乎是要用自己的味道掩盖掉不属于它的味道。
松鼠怂唧唧地看着,发觉乌云盖雪没有追究的意思了后,悄悄地松了一口气。
乌云盖雪回来嘴里是带了东西的,带了什么,周九没有看清。
他就在乌云盖雪跳进窗户的时候随便看了一眼。
毕竟他们两个现在还不是什么友好的关系,盯着对方看,难免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