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牛笑了起来,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宝宝的提议。
“你怎么不问,我为何要提出这样的要求”
“呵,虽然我也很想知道,可是,难道阿牛不告诉原因我就不帮忙了何况你又不是请我帮你干掉袁绍,只是让一支小部队恶心他一下,弄出点外交矛盾也是多么大不了的事情。能讲地,你自然会讲,不能讲的,问起来徒增尴尬。”肥龙宝宝地笑容再次浮现,笑得很阳光。
阿牛眼中多出几分欣赏和感激,随即恢复了常态,淡淡地道:“告诉你也无妨。上次冀州军进攻凤的那一仗,我们不但擒住了颜良,小雪追击地过程中,还顺便抓住了袁熙。”
“凤翔抓了颜良还有袁熙”
这一次轮到肥龙宝宝失态,这些消息凤翔一直没有对外界披露,吃了巨亏的袁绍更不会主动自揭其短。当得到某城主肯定地答复之后,宝宝脸上的表情十分复杂,有惊讶,但更多的是羡慕。
喜欢三国的,怕是没有几个人没听说过颜良的名字,虽说历史上的颜良死得冤了点,但位列猛将之林却不容置疑,因此,一听到凤翔擒住了颜良,宝宝的眼睛一下子瞪得比猫头鹰还要大。再联到自己手下头号猛将管亥也曾被凤翔俘虏过,宝宝便忍不住暗自叹息,“凤翔几乎是所有猛将的滑铁卢,跟阿牛为难,还真是风险巨大啊。。。”
好在宝宝并不是一个特别喜欢八卦的人,注意力很快回到了袁熙的身上,“唔,袁绍的儿子也被抓了,难怪阿牛要做这样的准备,是应该提防袁绍情下拼命了。放心吧,我会全力配合你那边的行动,让袁绍乖乖地走到谈判桌上使用暴力是不好的。。。第二件事是什么”
“宝宝应该知道,火云城、枫叶城、以及子龙会都是凤翔
盟友,以前从未介绍你们认识过,他们甚至压根不知地关系。现在时移势易,再不需要太多顾忌,宝不妨考虑一下,是否有必要由我牵头,让你和汉武帝、宗无艳和赵龙他们见上一见。”
肥龙宝宝显然对阿牛的这个提议些措手不及,半晌没有表态。
阿牛耐心地等待着,不急不躁,脑子里飞快地分析着宝宝此时的心态。或许,宝宝不做“良民”很多年,习惯了谨小慎微地行事作风,一时间还未适应自己已经成为一名“光荣的诸侯”,再不需要担心对与黄巾军友善地盟友承受太多压力,现在,玩家势力与辽东黄巾军合作,再也不需要担心被nc势力扣上“与贼寇同流合污”的大帽子。
阿牛特意正式向肥龙宝宝提出此事,除了让几个重要盟友彼此知道对方的存在,还有一些别地想法。
经过由陈被掳事件引的一系列恶战后,某城主的心态生了巨大变化。凤翔拥有强大的武力和先进的技术,此前一直恪守着和平展的准则,但这份低调换来的却是无穷无尽的攻击吕布、袁绍、袁术、gt洪、博古、不定两人正为不知如何开口而焦虑,阿牛不希望这些因素沉淀在那里,成为破坏凤翔与辽东黄巾紧密合作的定时炸弹。
贪婪是最大的原罪,这些事情,还是早点讲明白了比较好。
宝宝已经明白了阿牛的意思:既然凤翔注定无法独占辽东的市场份额,干脆早点主动让步,为汉武帝、赵龙等亲密盟友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见宝宝若有所思,某城主继续道:“很早以前,我们曾试着对凤翔和火云城、枫叶城进行产业规划,虽说产业整合还没有全面铺开,但火云和枫叶的制造业都有各自的优势,应该能对辽东的展产生促进作用;同样,辽东市场也能给他们领地的展,带来新的机会。”
“至于子龙会,如果宝宝能为他们创造适宜的展条件,他们给辽东带来的好处只会更多。这一点,不用我刻意说明,宝宝也明白的。”
宝宝默然点头。
游戏中,很多事情不是依靠强大的nc部队就能解决的,玩家在传递信息、刺探情报、执行危险任务等方面有着难以动摇的先天优势,没有人能无视玩家的力量,冒险玩家的绝对实力正日益提升。前段时间生在洛阳城的“人弹攻势”,以及子龙会玩家在武威镇奋不顾身地上线纵火,无不印证了这一点
宝宝和龙神所在的黄巾党,玩家不足千人,执行一些普通任务尚稍显捉襟见肘,如果有了天下第一帮地支持,这一问题将迎刃而解。
“这样的合作,对大家都有利。”阿牛最后总结道。
双赢模式,肥龙宝宝自然不会拒绝。
海郡某港口,袁绍指派的太守泪眼滂沱。
被海上风暴“吹”到渤海郡的辽东黄巾军,一开始就给可怜地太守大人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向城求救的使者派了一拨又一拨,最终等来地回复是:“在合理范围内,满足对方一应要求”。
毫无疑问,州府的指令,让的太守更加迷茫。
这则指令语嫣不详、表叙不清,且还有一点前后矛盾,如何判定驻扎在海滩附近的辽东黄巾提出的要求有没有越界所谓的“合理范围”是什么根本没有一个明确的判定标准。
“合理范围之内”,大概能够看到州府对辽东黄巾军的警惕和提防,而“满足对方要求”,则又体现出州牧大人似乎并不想与黄巾军撕破脸皮。可是,这中间地度如何把握,着实让胆小但还算清醒的太守感到抓狂,州府到底希望自己怎么做难不成让太守遇事抓阄决定
海太守手里没多少兵,新近组建的郡国兵不可能是久经战阵的黄巾军对手,他也不希望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威胁、驱逐的手段不能用,好只好下定决心且应付着看看情况再说。他也做好了两手准备,情况不再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时,他不介意弃官而逃,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句话实是颠扑不破地真理
所幸的是,情况似乎并不象太守想象中那么不堪。驻扎在这里时一直表现得象一位老实本分的客人,除了定时
些粮草物资和修补工具之外,辽东黄巾军不乱跑,近的乡村和城镇,一直没有作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
这让太守长长了一口气。
应州府地指示,海太守从辖区内抽调了一些木匠,并运来了一些材料,帮助“搁浅”的辽东黄巾军修理那些看起来没什么毛病地战船。辽东黄巾军对修葺船只的事情表现得很不上心,修理现场很难看到黄巾军,那些剽悍地战士更喜欢晒太阳和喝酒,没有人敢指责他们,尤其是一位渤海郡的转职武将,因为类似地事情被十几名喝醉了酒的暴兵揍得口吐鲜血卧床不起之后,更不会有谁想去触霉头。
太守很不满,但他也没办法,只求尽快将辽东黄巾军象送瘟神一般送走,别的方面,他也懒得去计较。
眼看着船快要修好了,胜利的曙光就在前面,这支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