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的脑袋偷偷地从王越身后探了出来,好奇地打量着那个仍跪在地上纹丝不动地武将,确定没有危险后才不好意思地站了出来,吐了吐小舌头,认真地对那名武将道:“嗯,我不是什么主公,先生认错人了。”
刚刚复活地武将,显然听不懂“先生”是什么意思,但小鱼声称不是自己的“主公”却听得清楚明白。神情上地迷茫又加重了几分,痛苦地以头磕地道:“属下对主公忠心耿耿,请主公不要驱逐属下”
小鱼一声轻叹,此时她终于记起了阿牛的吩咐,“复活后的虽然能够保持原有的能力,却会完全失去生前的记忆,整个人就象一张白纸一般,潜意识中会视复活自己的人为主。”
小鱼是复活行动的主将,这名武将视她为“主公”也是理所当然,在阿牛回来之前,这个误会只得继续下去。小鱼只得道:
“好吧,先站起来。你叫什么名字”
“属下不知,主公喜欢叫属下什么名字,属下就叫什么名字”那名武将虎地一声站起,平静地说道。
小鱼无奈地摇头,作为复活行动的执行者,小鱼当然知道这名武将的名字,“记着,你的名字是徐荣。还有,最好不要再称我为主公,听起来怪怪的。”
“徐荣遵命不过,属下不能称您为主公,那叫什么好呢”
“叫主母好了。”
大哥王越在旁边插嘴道,这样的说法让小鱼的脸又红了起来,却意外地没有更正王越的话。至于刚刚复活的徐荣,只知道小鱼是他的主人,至于“主公”还是“主母”,只不过是一个说法而已,当下沉声道:“是,主母”
好笑的是,九幽之渊复活的第一位历史人物,从此一直坚定地认为小鱼才是自己的“主公”,至于凤翔之主阿牛同学,只不过是“主公的伙伴”而已。这位武将听命于阿牛,只不过是因为小鱼的要求,如果阿牛与小鱼闹别扭,徐荣会毫不犹豫地站在小鱼一边,甚至不惜对某城主拔刀相向,粉身碎骨在所不惜这样的情形让某城主颇有些无奈,好在只要某城主不触犯徐荣的“底线”,这位武将仍会忠诚地为凤翔奉献自己的力量。
这一次“失败的复活”,也使得凤翔后来的复活行动,全部都是某城主亲自操刀。。。
凤翔的九幽之渊,复活的第一位历史人物,便是徐荣
不是在汜水关前一度杀得关东诸侯面色大变的华雄,而是徐荣
对于三国没什么了解的小鱼,至今都不太明白,阿牛为什么会对这个徐荣如此感兴趣。在讨伐董卓战役中,徐荣好象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人物,放着威风凛凛的猛将华雄不理,却花费如此多的资金,以及极为宝贵的凤凰之羽复活徐荣,值得吗
某城主的回答是,“绝对值”
事实上,早在战役还没正式展开之前,阿牛便将目标放在了徐荣的身上。在阿牛看来,徐荣不仅不是所谓的“三流武将”,简直就是三国的名将,在演义中被严重埋没的名将
三国演义中,徐荣并没有多少出彩的地方,唯一值得一书的,大概只有伏击曹孟德了。但真实的情况并非这样,在阿牛看来,徐荣若不是站错了位置死得早,在英才辈出的三国时代被尊为“伟大军事家”也绝不过份。
历史上的徐荣,其实非常地牛叉,至少在带兵打仗方面有着过人的才能。浩瀚三国,只有一位接连击败了孙坚、曹操的卓人物,这位难得的将才,便是徐荣
讨伐董卓战役中史实,非指演义,也不是游戏中的进程,在关东诸侯进军至汜水关,华雄风骚一时之前,还曾经有过一系列的战斗。徐荣先是统兵与孙坚交战,面对有“江东猛虎”之称的孙坚,徐荣凭借其卓绝的指挥才能,将勇不可挡、且得程普、黄盖等名将相助的孙坚打得大败而归
随后在阻击曹操对董卓本部的追击中,徐荣更是将三国著名的军事家曹得走投无路。虽然曹操败于徐荣之手,有兵力处于劣势的原因,但再怎么讲,当时曹操与徐荣的兵力对比也不可能比官渡之战中,曹操与袁绍的军力对比得大
与曹操交战时,徐荣手中并没有出色的武将和谋士,这一点与官渡之战中,拥有“河北四庭柱”等勇将、以及诸多谋士的袁绍截然不同,徐荣击败曹操,凭的是自己对战局的把握能力,以及周密的部署上
群星璀璨的三国时代,能这样击败曹操的人根本没有几个
徐荣的复活,意味着凤翔终于有了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帅才
第428章更高的舞台
无论工匠武师也包括在工匠行列之内还是武将、谋士,凤翔都称得上是人才济济,当然,三国时代最重要的人才无疑是武将,拥有多少武将、以及武将的素质,直接关系着领地的生死存亡。
按理说,凤翔的武将人才多不胜数,且不乏历史猛人。
赵云、李进的战力之强有目共睹,两人的武力值都过了点,除开这两大猛将之外,凤翔还有周泰、高顺、蒋钦、鞠义等历史名将,即使看起来娇滴滴的赵雪也拥有王级武将的实力。
凤翔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已经涌现出了狄云、鲁汉、司马横槊等后起之秀,即便这些转职武将的实力还无法与凤翔的历史人物相媲美,但若是与其他领主玩家的转职武将作类比,某城主有着足够的自信。凤翔众多的转职武将中,最令阿牛看重的便是狄云,短短时间内已经晋级为中将武将,而鲁汉和司马横槊两人,距离中级武将也只是一步之遥
但令阿牛感到遗憾的是,如此多的良将中,居然没有一位真正的帅才,能够统筹全军、指挥所有部队与敌争锋、并能战而胜之的帅才
事实上,若某城主的要求不是太高的话,还是可以从凤翔诸将中擢拔一两位帅才出来。阿牛麾下较为符合条件的至少有四位:庞统、陈宫、赵云和蒋钦,以及另一位尚未投效、只是定居在凤翔的卢植。
庞统和陈宫或许是最合适的人选,尤其是在历史上曾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卧龙先生带兵打仗玩得风生水起,没理由凤雏同学在这方面是个草包吧阿牛一直认为,如果不是因为庞统死得早,没有多少时间展露自己的才华。庞统在三国舞台上的光芒未必会输给诸葛亮;至于陈宫,历史上虽然没有独挡一面统军作战的机会。但在吕布帐下时,数次出谋都让曹操难受不已,充分说明了陈宫地实力与潜质。不过话说回来,这两位王级谋士走的是文臣路线,凤翔地谋士貌似还只有这两位。
赵云和蒋钦也有可能在这方面给某城主带来一些安慰,赵云的智力在经过领地仁义之乡的加成后,已经成长为点,这样的智力值足以让许多三国时代的谋士们汗颜;至于蒋钦,合肥之战时曾与吕蒙共掌东吴军事。这样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