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3(2 / 2)

冲霄阁建成之后,凤翔的武将还真没有一个人进去修炼过

高顺、鞠义等最早追随阿牛地武将都觉得自身的实力还有一些提升空间,而所有的转职武将就更不想如此轻易地用掉唯一一次机会。

蒋钦被某城主掘出来之后同样也没有进去修炼过,一来也是认为自己武力较低,二来蒋钦一出仕就忙于建设水军,几乎没有闲下来地时候。

最近加入的李进当然没有“自惭形秽”地忧虑,但骑兵的组建也牵扯了这员猛将的大量精力。

事实上高顺、鞠义、蒋钦等人之所以会认为自己“能力太差,还有提升空间”,多半是因为领地内几个t武将的原因。先是有赵雪在几次战斗中大显英雌本色,后来听到子龙枪挑了张角的光辉事迹,接着某城主洛阳之行又带回了李进这个变态级猛级,在这几朵“红花”的光彩之下,高顺等人难免有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但作为熟悉三国的阿牛,当然深知高顺等人现在的能力值再想提升实在比登天还难,基本上已经达到他们所能达到的高度。蒋钦通过勤学苦练就能达到赵云的境界吗永远不可能

“高顺回去后转告鞠义。高顺、蒋钦,再加上鞠义,给你们三个月时间,三个月之后无论你们有无提升,都必须进冲霄阁修炼去。与其等你们练到海枯石烂,还不如早些进冲霄阁来得实在,战场上可没人会讲情面,没有足够的实力就只能成为别人的手下败将,甚至把命都丢掉明白吗”

“是”

“是”

高顺和蒋钦忙不迭地应诺着,某城主表情很严肃,情况很严重

微微一笑,阿牛对李进道:“骑兵已经组建起来了,给你三天时间安排好骑兵的训练,三天之后进入冲霄阁。”

“属下遵命”李进笑答道。

“主公,武将的事情您都安排好了,现在冥想塔已经建成,您看什么时候。。。几乎已经达到了顶峰,现在已经颇有些按捺不住。陈宫虽然保持了一定的“矜持”,不过脸上也满是期待。

阿牛默立半晌,方有了决定,沉声道:“公台、士元,随我来。”

城主办公室内,陈宫与庞统面面相觑,不明白阿牛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关系着领地的未来,此前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启动。现在时机应该已经成熟,该是告诉你们的时候了。”阿牛一改平常的随和风格,郑重地讲道。

陈宫、庞统不由得为之一凛,以阿牛现在的神情,这件事情必然事关重大,两人忙屏息恭听。

“这件事情就是。。。”

卖个关子,不知道有没书友能猜中,呵呵

一个时辰之后,城主办公室的大门打开,陈宫与庞统面容肃穆地走了出来,仿佛身上背负着千钧重担,但眼眸中却满是兴奋与激动。

这次三人的会谈之后的第二天,凤翔的人事安排生了一些变化。

庞统结束了成日里端坐于学堂,棋酒风流的悠闲自在,改为半日在学堂,半日在情报中心,接管了原本由孙良负责的情报中心。

孙良当然也没有闲着,在与自己的老师庞统交接完工作之后,这位凤翔自己培养出来的、智力最高的官吏,居然开始负责行政中心和缉查营的工作要知道这两个部门向来是由陈宫负责,而陈宫一直都是某城主最得力的助手、最信任的部下

陈宫只是保留了领地资金的支配权,行政方面的事务全部交接给了孙良。但这位先生并没有表现出被“削权”的不满,反是尽心尽力地带孙良熟悉这两个部门的工作模式以及需要注意的要点。

第27章舶来镇,名不副实的渔业领地

翔的人事变化并没有对领地的正常运作造成太大的冲是一级城市,治理起来并不算太难。

庞统在学堂中一向是悠闲无比,这位先生大多数时候都是一边饮用百花酒,一边摆着棋盘玩起了双手互搏。兴之所致时,学堂中还会传出悠扬的琴声,怎一个自在了得。

某城主让庞统开始接手情报中心的工作,也有着自己的考虑。庞统的“业余时间”多得用不完,每日半天时间在情报中心根本不会对学堂的事务带来多少影响,而情报中心的工作量也不大,琐碎的情报自有低层官吏先作一番汇总分析,真正需要庞统作的事情并不多。

而且情况中心效果,与主持官吏的能力有关,在此之前负责情报中心的孙良毕竟能力上差了一大截,有庞统这样的绝人物入主情报中心,其工作效率显然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孙良被某城主擢拔出来负责缉查营和行政中心,明显是准备对这位凤翔培养出来的人才加以重用。这两个部门中,缉查营的工作并不复杂,较为麻烦的只有行政中心而已,事务繁多且琐碎,但主事官吏只要细心尽职,部门的运作根本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涉及到领地展方向的大事,自然需要某城主亲自拍板定论,孙良扮演的角色更象是一个管家。既然是管家,要求自然用不着太高的。

孙良是“凤翔军校”一手培养出来的嫡系人才,对领地的忠诚自然不在话下,而且这位官吏在情报中心表现出来地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也已经得到了阿牛和陈宫的肯定。有陈宫在旁边悉心指导。孙良很快便在新的岗位上找到了感觉。

当然,某城主也不是一下子让孙良接手了陈宫原本负责的所有事务,至少在财务权方面,阿牛还是更信任陈宫。并非阿牛对孙良的忠诚有所怀疑,财政的支配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领地的生死存亡,现阶段有陈宫这样的人才把把关总是好地,毕竟孙良还需要更多地时间熟悉手头的工作。

至于对陈宫的安排,某城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按兵不动。在这个问题上主臣二人都很有默契。陈宫毫无保留地向孙良传授自己地经验。这样的传授并不是简单地动动嘴皮子,大多数时间都是接合着实际的事例,这也使得孙良在处理内政方面继承了陈宫地很多方法和优点。

卸下一身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