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7(2 / 2)

卢植,字子干,涿郡涿人,身长八尺二寸。一尺的长度是多少历朝历代对此均有不同的标准。

从商代一尺约合1695开始,后来的朝代大多都在这基础上有增加。到清代时一尺合35,其中与卢植所处年代最近的汉代合2135――2375,三国时期的则是在242。如果用三国时期的标准来算,卢植身高已在195米以上,典型的彪形巨汉,在现代进蓝球队的资格都有

但是,这位北中郎将卢植虽然身材颇高,阿牛却看不到一丁点的粗犷作派,反觉得与之交谈犹如清风拂面般轻松写意。

这一点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卢植原本就是一代大儒

卢植年轻时曾与郑玄一起师从马融,通古今学,为当时大儒。马融平素骄贵,讲课时故意让美女在堂前轻歌曼舞,只有卢植始终专心听讲从不斜视。

著有尚书章句、三礼解诂等,不过这些著作都已经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蜀汉昭烈帝刘备、白马将军公孙瓒都出自卢植门下。

后汉书中有记载曹操的一段话: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可见卢植的声望之隆盛,德行之高洁

历史上卢植死于192年,阿牛相信,如果不是因为他死得过早、以及一直归属于朝廷阵营的原因,导致了演义中对卢植的描写严重缩水

*******************************

“青州郑阿牛,见过北中郎将大人”出于对卢植自内心的敬重,阿牛执礼甚躬。

“这次请阿牛过来是私人叙话,不用多礼。阿牛在黄巾动乱中战功赫赫,先是攻杀了张角的义子、取得了开战以来的第一场大捷以鼓舞我军士气;接着张角也命丧于阿牛的兄弟之手;再到后来解了孔融之围,声名如日中天。今日一见,才现原来阿牛并没有生得三头六臂啊”

卢植居“高”临下俯视着阿牛也是没奈何的事情,这位先生实在太高了。雄伟的身材、儒雅的气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偏偏又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架子,一句玩笑让两人之间的气氛一下子融洽起来。

“大人说笑了,阿牛只是仗着点运气,侥幸赢了几场,小打小闹而已。倒是大人您率军荡平了河北黄巾军主力,打的都是硬仗大仗”

“哈哈,阿牛在与一战后的事情,我也是刚刚听说,足见有勇有谋;现在见你能不骄不躁,实在难得。难怪阿牛被推举为孝廉,前途不可限量啊。”卢植投以欣赏的一瞥。

“孝廉”阿牛一楞,自己几时被推举为孝廉了没理由这种事情本人都不知道吧

“青州刺吏龚景推举你为孝廉,难道阿牛还不知道唔,是了,这折子是两天才送到洛阳,只怕是你们路上错过了。”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指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举孝廉”是指汉代作官的一种资格,各州郡每2o万户每年可推举一名孝廉给朝廷,由朝廷任命官职。即使到了清朝考取了举人,仍是用孝廉公这个称号,沿用汉代。

阿牛对于青州州府这次“独断专行”地推举自己成为孝廉,当然不会有任何反对意见。举孝廉后,对阿牛以后在仕途上的展大有裨益,古代门第观念严重,即使大汉朝廷时日不久,但在此之前捞上足够的政治资本,对领地的展大有好处

“看来,这又是龚正帮我争取到的机会了。。。”阿牛心下默想着。

实际上这次阿牛能举孝廉并不全是龚正的功劳,虽然龚正也有撮合之举,但这件事情上出力最大的却另有其人,孔融

孔融自打阿牛解了北海之围后,某镇长的“欲擒故纵”反被孔融认为是“品行高洁”,一门心思地想着如何帮阿牛一把。刚好黄巾起义结束之后,朝廷要求各州郡推举今年的孝廉人选,孔融立马就想到了阿牛。

虽然阿牛并不在孔融所管辖范围,但不代表他在州府没有影响力,再加上龚正的锦上添花,阿牛这孝廉的资格也就顺利地得到。

卢植见阿牛若有所思,端起几上的茶水先啜了一口,笑道:“孝廉的事情阿牛不用想了,知道即可。今天我找你过来,阿牛可知所为何事”

第200章冥想塔

阿牛眼珠一转,已隐隐有些头绪,微微笑道:“阿牛猜想,大人是为了我五弟的事情。”

黄巾战役中,卢植在巨鹿战场与张角亲自带领的河北黄巾军主力激战时,在广宗一带陷入了胶着,与河南战场上朝廷军队的连番大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不是赵云挑了张角,卢植的命运实在不容乐观。因赵云的关系对阿牛客气点也在情理之中。

“若非子龙之助,只怕你我现在已无法在此地相见了。那左丰在巨鹿向我索贿不成怀恨在心,仗着是十常侍的人在圣上面前进谗言害我,如非那时子龙出现打了大胜仗,我卢植只怕已经人头落地了想我等在前线浴血奋战,却不及几个阉人在皇上面前说上几句话来得有用,可悲、可叹”卢植长叹一声,神色间已是说不出的伤感。

阿牛对于这种事情显然不好插嘴,正准备宽慰几句,卢植又自顾着说了起来:“近年来党锢之祸愈演愈烈,内外之争日盛,再加上连年天灾不断,大汉朝已是风雨飘摇,每每思之,心如刀搅。阿牛即已入得仕途,当以国事为重,皇上身边现在已经有太多小人,大汉朝需要更多的忠义之士为民请命、为圣上分忧”

尽管对此不以为然,但阿牛显然不敢在卢植这位忠于大汉朝廷的死忠派面前表露出来,只是连连应诺着。

卢植此时也现自己刚才感怀之际有些跑题,接着道:

“其实今天找阿牛来有三件事。第一是想认识一下黄巾暴动中的大功臣;二是为子龙的义助向阿牛道谢;前面两件均已办了,第三件事情却是想让阿牛帮个忙。”

“帮忙大人请讲,看阿牛是否有能力办到”

“我想请阿牛帮忙找一个人。早年在马融先生处求学时与一人交善,便是郑玄。世人均称我卢植是大儒,但在郑玄面前,我都羞与讲自己是读书人只是郑玄一心向学,不乐为吏,多次拒绝出仕。三年前大将军何进强召他入朝,即使如此,郑玄为保其名士节操,与何进相见拒不穿朝服,且只隔了一夜就逃走。现在应在青州,听说过得颇为窘迫,请阿牛往寻并代为接济一下”说着卢植拿出一袋钱物来。

阿牛哪里肯接,忙不迭地解释道:“大人何须如此若郑先生果在青州,阿牛定想方设法找到,回去后阿牛立刻会安排此事。此许钱帛之物哪里需要北中郎将大人破费,对于真正的贤才,就让阿牛的领地略表寸心吧。”

卢植见阿牛再三不受,心下已有了决定。

“既然如此,我再坚持倒显得矫情了。这样吧,我前次在巨鹿与黄巾军作战时得了件战利品,横竖我拿着也没用,还是送给阿牛好了。”

卢植拿出一份薄薄地绢册,郑重地交到阿牛的手里,某镇长打开一看,不禁惊呼起来。

“冥想塔建筑图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