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6(2 / 2)

几日之内,他不但找回了阿朱与阿紫两个女儿,而阿朱与木婉清又都找到了一个好归宿,喜事一桩接着一桩,让他高兴的整日都是笑面盈人、合不扰嘴。而最让他高兴的则是,他终于得享了齐人之福。秦红棉和阮星竹两个左拥右抱,实是好不快活。那一日在康敏家中,两人便已在短时间内合好。虽说当时是因为段正淳中了“十香软筋散”的毒,她们忧心段正淳,不便争吵,但毕竟也是暂时握手言和。之后回了小镜湖方竹林后,两人之间虽还有争风吃醋、互相打骂之事,但经段正淳这花丛老手的从中调和,再加两人又有了先前合作经验。虽平日还吵吵闹闹、明讥暗讽,却也相安无事,也是各自默认了对方身份。且还有默契要一力对外,为两人争得名份。

但不管两人怎么想的,这事终究却还是便宜了段正淳这厮。让他终日是暖玉温香,春风满面。这些日子来虽经了康敏的那一次小挫折,但总的来说却也是让他过得十分舒心惬意的。惟一让他所不满的便是阿紫这个小女儿,这小丫头被他与阮星竹丢弃之后就被丁春秋捡去,且拜了丁春秋为师,十六年来都是在星宿派长大。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星宿派那样的地方长大,耳濡目染之下,也是学的心狠手辣,毫不把人命当回事。且睚眦必报,不自量力,几次三番出手暗算沈醉,终是惹怒了沈醉,被其废了武功。且武功被废之后,更是心性大变,每日少言寡笑,仿似丢了魂魄一般,让他瞧着十分担心。

而阿紫被养成这样的性格,却也是怪他不得,只因十六年来阿紫所受到的都是星宿派那种思想,缺少了父母教养,才导致如此性格的。但他想到阿紫被养成这样的性格,却也是总觉愧对于她。所以这一次沈醉和萧峰他们要去前往少林,他便没让阿紫跟去。一是要将阿紫带在身边好好陪她,弥补自己欠了她的十六年父爱,且要让她重新开心起来;二则是要趁机好好管教一下阿紫,把她原先狠辣的性格调教过来,便是做不成知书达礼的大家闺秀,也是要养成个善良可人的小家碧玉;三来则是阿紫已被沈醉废了武功,且又毁了她身上所有的暗器毒药,她此时是弱女子一个,毫无防身之力,所以怕她去了会出什么危险。

此时三个女儿中他只留下了阿紫,而另外两个他却是想留也是找不下什么好借口。阿朱已是嫁了萧峰为妇,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此时已是人家萧家的人了。出嫁从夫,夫唱妇随,她自是有大把的理由要跟在萧峰身边。且人家新婚之喜,便是他这做老爹的也不好拆散人家新婚夫妇使之劳燕分飞,天各一方。木婉清虽是还没嫁给沈醉,但他却也终是答应了两人的婚事,两人现下已算是未婚夫妇,木婉清自也是有理由跟着。再加上他也知道这个女儿脾气倔强,所以他就是强留也留不住,反会惹女儿恨。况且他还想着多享些日子的齐人之福,又哪会再多留两个打扰他与两位夫人的相亲相爱、甜蜜光阴。

所以,前往少林的便是有沈醉和木婉清、萧峰和阿朱,还有一个萧远山,共五人。而此时站在少林寺大门口的,却是只有沈醉与萧氏父子三人,木婉清与阿朱两女则都留在了少室山上萧峰养父母乔三槐夫妇的故居之内。她们两人没跟着前去,一是少林寺向不准女眷入内,二则是少林之事实是不知有何凶险,沈醉与萧峰二人担心二女安危,到时又还得分心照顾她二人,所以便都不准她们前去。

“小师父,我等此来乃是想要求见玄慈方丈,还请小师父进去代为通报一声,便说沈醉与萧峰还有三十年前一位故人前来拜会”少林寺寺门处,沈醉向守门的一位小和尚拱手道。他旁边站着的便是萧峰,他说完时,萧峰却也是向小和尚拱手抱了一拳。而稍靠后一步站立的萧远山,却只是背对着他们,倒背双手,微微仰头,望着头上苍天。

那守门小和尚一听得沈醉与萧峰大名,不由面色一变,向另一边的和尚打了个眼色后,便急急地转身跑了进去。而另一边小和尚,此时却是紧握了手中的棍子,紧盯着三人,满脸的戒备之色。沈醉瞧了那和尚一眼,不在意地笑了笑。转头去瞧萧峰,只见得他皱了皱眉头,又转过来瞧了自己一眼,便又转眼去瞧少林寺大开的寺门之内。而萧远却仍是背负双手,背对着寺门仰首望苍天。

才过得片刻,便忽闻寺内传乱一阵儿急乱的脚步声。抬头去看时,便见得一众少林武僧,身穿灰衣,各持棍杖从山门内急冲了出来。忽忽风声入耳,眼前人影闪烁,这一众僧人已是冲出了门外,人影交错间已是各持兵刃将三人围了起来。沈醉打眼扫了一下,发现围着他们的这一众僧人只有二三十人,武功也只是入流之辈。见他们只是围而不攻,毫无动作,他便也是静观其变。萧峰与萧远山二人却也是存的同样心思,并无动作。

这一拨人刚围上不久,却又听得寺内脚步声响起,竟是又有一队僧人手持兵刃奔了出来。这一回人却是多了一些,有五十人左右,出来后也是将三人团团围住,在外面加了两层包围圈,但却也是并不进攻。又过得了一刻钟左右,沈醉又听得寺内脚步声响起。这一回,他一听这脚步声便知出来的是高手。果不多时,便见得视线所及寺内现出十几名身披红色袈裟的老僧身形。皆是步履沉稳,似重实轻,大步走来。这十几人身后,却是又跟着四五十名身穿黄色僧衣未披袈裟的中年僧人,看脚步武功也是颇为不弱。

对于这一群少林和尚,沈醉却是一个都不认识。当初聚贤庄中虽有少林玄寂、玄难二僧前去赴会,但他并未特别注意,当时又是混乱之时,所以也是记不大清楚。此时但看领头的一名面貌端正,长须飘洒,红光满面,约有五六十岁的老僧,他便猜知应是少林寺住持方丈玄慈了。果不然,他心里才猜罢,旁边萧峰便向他低声道:“二弟,那领头的老僧便是当今少林方丈玄慈大师了”

“嗯”沈醉点了点头,又仔细看了看玄慈,不由心道这玄慈果然好面貌,难怪当初能吸引得了叶二娘。但他想到这里,却又不由产生了一个疑问,那就是这玄慈与叶二娘却皆是一画好面貌,竟是为何会生出虚竹那么丑的一孩子想到了虚竹,他又不由心道这位原书中的三主角之一,因为自己的到来怕是已基本没戏了。段延庆已被捉了送回大理天龙寺,等到擂鼓山棋会时,虚竹又会再为救谁而莽撞落子,又还会有谁再去暗中指点于他,使他破得珍珑棋局。不过想一想,自己不但抢了人家的戏份,又还杀了人家的妈,却是得找个机会补偿补偿他的。

他这番心思才想罢,那玄慈方丈却是已带着身后僧众出得了寺门。包围着他们三人的灰衣僧,见得方丈前来,便自动让出一个缺口来让方丈等人进入。其中有在聚贤庄内见过萧峰与沈醉的玄寂、玄难二僧,早已把二人向玄慈指认了。因此玄慈已是还在寺内时便已识得了他二人,此时便合什各向二人见礼,二人也俱各抱拳还礼。

“咱们说的好像是要单独见你吧,你却又为何排出如此阵仗”正在玄慈瞧着背对寺门的萧远山背影若有所思之时,萧远山收了双手转过头来冷冷盯着玄慈道。

玄慈一瞧得萧远山面貌,便是不由变色一变,但却是转瞬即逝,只是眼内仍是掩不住地透出惊讶之色。“阿弥陀佛”玄慈低眉合什轻呼一声佛号,抬头向萧远山道:“却果真是老衲三十年前故人”他说罢,又转向萧峰脸上看了看,便向他身后一排全都身披袈裟的最尾一名中年僧人道:“玄生,你且叫他们收了兵刃吧”这玄生却是如今少林玄字辈中最小的一人,入门也最晚,却是比其他玄字辈众僧都显的年轻许多。那玄生出列向围着沈醉等三人的灰衣僧众轻喝了一声,灰衣僧人便应然一声齐齐收了兵刃分作两列成雁翼状退到了寺门两边。

“三位施主,且请至方丈禅室一谈吧”玄慈又向三人合什一礼,躬身斜让一步往寺内请道。

“方丈”旁边几名老僧忍不住叫道,却是都怕他单独与三人相会出了什么危险。一名老僧出列看了眼场下三人,向玄慈道:“那乔峰乃已证明是契丹胡虏,且有杀父杀母父师之恶行,实为大恶人。那沈醉则是他拜弟,与他也是同一条心。另一人,只看他与那乔峰面貌相似,便知大有关系,师兄还请小心呀”

“无妨”玄慈笑道。“这位萧老施主确是老衲三十年前故人,另两位也都是他后辈晚生,并非敌人,你们且都散去吧”

“方丈”众僧又是齐呼一声,但见玄慈面上坚执,却也只有叹了口气合什退了开去。只是心中都暗暗打算,要在方丈禅房外作好守护,免得三人伤了玄慈。沈醉与萧氏父子三人则都是一直冷眼旁观,只看玄慈如何处理。待得众僧尽皆散去后,玄慈又回过头来向三人躬请了一次。萧远山冷看了他一眼,微哼一声,抬步便先跨进了寺门,玄慈在旁跟上为他指引路径,萧峰与沈醉对看一眼,便在后紧紧跟上。他们后边却是还有五六名黄衣中年僧人紧紧相护,生怕他们会突然出手伤了玄慈。

一路之上,在有拐弯处或叉路口时,萧远山却是往往在玄慈还未指引之时便已当先走了过去,竟是完全正确。一次两次或还可说是巧然,但三次四次便已让玄慈皱眉心中暗道奇怪了。他却是哪里知道萧远山三十年来隐匿少林,这少林寺的路径自然是谙熟无比。

到得方丈禅房之内,待有小和尚奉上清茶之后,玄慈便挥退房内小僧,又将门外守候之人遣出了三丈多远去。这才回过身来,又仔细地看了眼萧远山后,他叹了口气道:“萧施主便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