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遇险(1 / 2)

暮色初临,碧云倚在鎏金雕花窗棂旁,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中那枚温润的东临郡王私印。檐角铜铃被穿堂风撩得轻晃,投在青砖地上的光影碎成斑驳的蝶影。

\"郡主,您说老夫人今日怎的这般好说话?\"夏柳捧着紫檀托盘进来,羊脂玉茶盏磕在盘上发出清脆声响,\"奴婢瞧着老夫人那架势,倒像是故意做给咱们瞧的。\"

碧云转身时,腕间缠丝金镯撞出细碎的响动。她望着庭院里光秃秃的梧桐枝,想起今晨在荣禧堂,祖母那作态,那眼尾细纹里藏着的幽光。

\"传话给孙嬷嬷和大管事,让他们这段时间警醒些。\"她指尖在紫檀案几上划出凌厉的弧度,\"咱们以静制动,看看谢老夫人到底要唱哪出戏。\"

夏柳咬着唇欲言又止,终是忍不住道:“郡主,您为什么不去威北侯府……”夏柳问出她的疑惑,郡主回到京城和威北侯府的联系若有似无。

“威北侯府现在是怎么低调怎么来,你不看大舅母恨不能关门谢客,我不能因为自己的事把威北侯府拉下水。”她望着窗棂外渐沉的天色,想起大舅母前段时间看了信后,失手摔碎的青窑茶盏,碎片还嵌在青砖缝里,像极了威北侯府此刻进退维谷的处境。

碧云倚在雕花窗棂旁,望着庭院里梧桐树光秃秃的树枝,檐角铜铃轻晃,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那枚东临郡王私传的印章。刚才她收到消息,东临郡王给她留的人传给她的消息,孙家军二路大军不只是平乱,暗里却携着密旨——皇上要借机收回各州刺史的虎符,将兵权收归三省。

皇上这是在下一盘大棋,要把军政分开。他动了别人的蛋糕,别人能放过他?

又是一片血雨腥风。

碧云忽听得廊下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水虹低声道:\"郡主,老夫人院里的赵嬷嬷来传话。\"

“请!”碧云坐回椅子上,将手里拿着的东珠随手掷进针线盒里,指尖拂过案上青玉缠枝香炉。窗外,檐角铜铃被穿堂风撩得轻晃,倒衬得这声\"请\"字格外清冷。

不过片刻,赵嬷嬷便踩着暮色进来了。她鬓边银簪在烛火下泛着寒光,福身时腕间翡翠镯子磕在黄花梨圈椅扶手上,发出清脆的\"咔哒\"声:\"给郡主请安。老夫人说她前些日子许愿答应菩萨明日要到法华寺还愿,现在她不方便,想请郡主代她去。\"

碧云望着赵嬷嬷衣襟上沾着的细碎香灰,忽然想起今晨在荣禧堂,祖母捧着佛珠时指节泛白的模样。她垂眸掩去眼底寒意,指尖轻轻叩了叩案几:\"劳烦嬷嬷回祖母,碧云自当遵命。\"

暮色渐深,赵嬷嬷退下后,碧云独坐案前,烛火在青玉缠枝香炉上投下摇曳的影。

“夏柳,把这香炉给我丢出去,最烦这些香炉和熏香什么的。”碧云皱着眉头,一脸不耐烦地指着那精致的香炉说道,声音里带着几分愠怒。

夏柳赶忙上前,轻声劝道:“郡主,您消消气,这香炉也是老夫人特意为您准备的,您又没点香。您还是洗漱睡觉吧,明早还要早起。”

碧云却是不依不饶,说道:“没点香也不行,我就是能闻到一股呛人的味道。你且丢出去,让我眼睛和鼻子清净清净。”

夏柳无奈,只好依言将香炉捧了出去。

翌日一早,天还未亮,酉时外面一片漆黑,夏柳便轻轻唤着碧云:“郡主,该起了。”

碧云睡得正香,被这突如其来的呼唤扰了清梦,不由翻了个身,嘟囔着:“这样早做什么,辰时唤我就行。”

夏柳看着又倒回炕上的郡主,心里想着这老夫人本就不怀好意,让郡主早去和晚去又有何区别,便也不再坚持,不由叹口气出了郡主的寝室。

待夏柳退出寝室后,碧云又沉沉睡去,然而心中却始终萦绕着一丝不安。那不安如同细密的丝线,在梦境中也不断缠绕着她,让她睡得极不踏实。

不知过了多久,窗外渐渐泛起了一丝鱼肚白,夏柳再次轻轻走进寝室,这次她语气稍重了些:“郡主,不能再睡了,若再晚些,怕是误了老夫人的事,到时候您耳朵又要受累了。”

碧云被这声音彻底唤醒,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虽心中仍有不满,但也缓缓起身,在夏柳的服侍下洗漱更衣。待一切收拾妥当,天色也已大亮。

碧云明面上带了小芽、夏柳、水瑰、水采四人,私下把大哥给她的十几个护卫扮成普通人悄悄跟在后面。

到了法华寺,寺庙里香烟袅袅,钟声悠扬,信徒们来来往往,一片祥和之景。碧云按照规矩,先是在大殿中上香、叩拜,祈求菩萨保佑。

一位小沙弥前来引路,带着碧云前往禅房休息。禅房布置简洁,却也透着一股宁静的气息。碧云坐在禅房中,表面上闭目养神,实则心中一直在留意着周围的动静。

过了一会儿,一位身着袈裟的老和尚前来拜访。他双手合十,向碧云行了一礼,说道:“郡主远道而来,老衲有失远迎,还望郡主恕罪。”

碧云赶忙起身回礼,说道:“大师客气了,是我叨扰了寺庙的清净。”

老和尚微笑着说道:“郡主能来我法华寺,实乃我寺之荣幸。只是不知郡主此次前来,除了还愿,可还有其他心愿?”

碧云心中一动,她觉得这老和尚似乎话中有话。她犹豫了一下,说道:“大师,我此次前来,不过是代祖母还愿罢了,并无其他心愿。”

老和尚微微一笑,那笑容里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禅意,他双手合十,缓缓说道:“老衲给郡主和老夫人准备了平安符,愿护佑二位施主平安顺遂。”

碧云双手接过平安符,触手温润,平安符隐隐散发着淡淡的檀香,她微微欠身道:“多谢大师厚爱,只是不知这平安符可有什么讲究?”

老和尚目光平和,缓缓说道:“此符乃老衲以佛前供奉的檀香木为引,佐以寺中百年古井之水,历经七七四十九日诵经加持而成。郡主与老夫人只需将其贴身佩戴,自可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多谢大师。”碧云双手合十谢过老和尚。

老和尚双手合十还礼道:“时辰不早了,郡主还需前往偏殿用斋饭,老衲就不多留郡主了。愿菩萨保佑郡主平安顺遂。”

吃过斋饭,看看时辰,启程回府。

“郡主,要变天了,我们需要加快速度。”离开法华寺坐上马车,小芽提醒道。

寒风凛冽,如冰刀般割着人的脸。碧云坐在回府的马车上,车帘被风吹得呼呼作响,偶尔有细碎的雪花飘进来,落在她的狐裘上,瞬间便没了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