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店铺已经发展成熟,从原料,制作和售卖已经形成了一条龙,王婶和江母帮忙看着,苏惠云也不担心。
“老师,我想进附属医院实习!”
刘慧满眼欣赏,点头说道:“我就知道,你这孩子是个有上进心的,我会安排,让你在附属医院尽快熟悉手术流程,学到真东西。”
“谢谢老师!”
这学期的课程算不上多,苏惠云兼顾学业的同时,也想扩建店铺。
得知她有这个想法,江母是全力支持。
这些小玩意在南方十分常见,但整个北方只开了两三家,苏惠云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手工艺品往后会越来越有卖头,现在扩建店铺,确实是个明智的选择。
因为生意好,周围的几家邻居都很羡慕,甚至还有的想转行,跟苏惠云一样售卖手工艺品。
苏惠云欣然答应,但这些手艺不能白教,还跟他们商量加盟费。
半个月后,她把对面的铺子也盘了下来。
房东过来收租,对苏惠云那是赞不绝口。
“我是真没想到啊,你一个小姑娘真能在这里站稳脚跟,刚开始我还以为你唬我的呢,就这些小玩意,真能闯出一片天?现在看来,是我眼拙,你这姑娘倒是个机灵的。”
苏惠云笑了:“大叔,多谢您的认可,这是新一年的房租,往后咱们还得长长久久的做生意!”
铺子扩张,也需要更多的工艺品。
苏惠云又在门口张贴告示,寻找能够做手工艺品的女同志。
85年代,大多数女同志都是进厂做工。
要是生了孩子的,就得在家相夫教子,伺候公婆。
有些生活拮据,正需这样一份工作。
短短两天,来报名的人足有三十多个。
苏惠云铺子的名声也彻底打响,吸引了更多客人。
苏惠云忙于学业,有时会自顾不暇。
江母当即说道:“惠云,你只管过好学校里的事,这铺子有我和王婶打理,绝对差不了!”
江母打理铺子也有两年了,有时还会亲自去家属院收工艺品,跟院里的那些小媳妇和大娘关系也融洽许多。
王婶拍拍胸脯,看着苏惠云说:“惠云,你有事就去忙你的,放心吧,我和夫人都干出来经验了,咱这铺子的生意只会越来越红火!”
虽说他们全权交手,但每个月的流水支出还是老老实实地记在账上,送给苏惠云翻看。
好在铺子每个月卖出的钱越来越多,利润足有两百多块。
苏惠云和王婶的生活越发富足,铁柱也是个懂事的,写完作业就跑来店里帮忙。
见江母正指挥着工人搬东西,苏惠云走过去,轻声说:“江阿姨,我有件事情想跟你说。”
江母拉住苏惠云的手,从袖子里掏出绣着杜鹃花的帕子,擦擦头上的汗。
“惠云啊,你有啥事儿?”
“阿姨,我下半年要去医院实习,陪着您和王婶的时间会很少,如果店里有人找麻烦,您就让人到医院给我捎个口信。”
实习和读研究生的事,苏惠云一早就和他们商量过。
江母虽然略微沮丧,但也愿意全力支持苏惠云的梦想。
只是离她抱孙子的时间又多了三年。
江弘志更是不假思索地答应,已经开始为苏惠云筹办升学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