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忠将军摇了摇头,说道:“不要中了他们的计。继续坚守防线,等待敌军主力的出现。”
就在这时,侦察兵来报:“将军,发现敌军主力正从侧面迂回过来。”
“果然不出我所料。传令下去,火炮手调整方向,向敌军主力开火;火枪兵准备迎击。”
蒋忠将军果断地下达了命令。
顿时,大将军炮发出震天动地的轰鸣声,巨大的炮弹带着强大的冲击力,砸向帖木儿军队的主力部队。
炮弹落地后,掀起了巨大的烟尘和泥土,敌军的队伍被炸开了一个大口子。
弗朗机炮也不甘示弱,快速地发射着炮弹,形成了一道密集的火力网。
敌军士兵们在炮火的攻击下,纷纷倒地,惨叫连连。一些士兵试图寻找掩体躲避,但在如此猛烈的炮火下,根本无处可藏。
火枪兵们也迅速调整位置,当敌军接近到有效射程时,他们再次扣动扳机。
改良后的鸟铳威力更大,子弹能够轻易地穿透敌军的新式盾牌。
敌军士兵们被打得措手不及,纷纷中枪倒下,队伍变得混乱不堪。
帖木儿看着自己的主力部队遭受重创,心中十分焦急。他大声喊道:“将士们,不要害怕,继续前进!冲破他们的防线!”
在帖木儿的鼓舞下,敌军士兵们鼓起勇气,继续朝着大明军队的防线冲来。
他们举着特制的盾牌,试图抵挡子弹的攻击。
然而,大明军队的火枪和火炮威力实在太大,特制的盾牌也无法完全抵挡。
敌军士兵们在枪林弹雨中纷纷倒下,鲜血染红了荒原。
“将军,我们的伤亡太大了,无法突破敌军的防线。”一名将领向帖木儿报告道。
帖木儿看着眼前的惨状,心中痛苦万分。他知道,这一次的攻击又失败了。
“全军撤退!”帖木儿无奈地下达了命令。
看到帖木儿军队再次撤退,蒋忠将军并没有下令追击。
他知道,经过两次战斗,帖木儿军队已经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无法再次发动大规模的攻击。
“将士们,我们再次取得了胜利。但我们不能骄傲,要继续加强防御,防止敌军再次来袭。”蒋忠将军说道。
“是,将军!”士兵们齐声回答道。
而帖木儿回到营地后,看着伤亡惨重的军队,心中充满了悔恨和无奈。
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与大明军队抗衡。
“罢了,这场战争我们输了。传令下去,全军撤回国内,休养生息。”帖木儿说道。
于是,帖木儿军队在经历了两次惨败后,终于撤回了国内。而大明军队则继续驻守在荒原上,保卫着国家的边疆。这场激烈的战斗,也成为了两国历史上的一段传奇故事,被后人传颂。
金陵城,依旧是那番繁华盛景。
朱雀大街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街边的酒肆茶楼里热闹非凡,欢声笑语与茶香酒香交织在一起,弥漫在大街小巷。
然而,今日的金陵城却好似被注入了一剂兴奋剂,空气中都弥漫着兴奋与喜悦的气息。
皇宫内,奉天殿巍峨耸立,金黄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朱允熥端坐在龙椅之上,身着明黄色锦袍,袍上绣着金龙腾飞的图案,头戴冕旒,神情庄重而威严。
他正专注地批阅着奏章,眉头时而微皱,时而舒展,似乎在思索着国家的大事。
突然,一名太监匆匆忙忙地跑上殿来,跪地高呼:“陛下,大喜啊!前线传来捷报,蒋忠将军再次大败帖木儿军队!”
朱允熥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惊喜的光芒,手中的朱笔“啪”地一声掉落在桌上。他霍然起身,快步走下龙椅,急切地说道:“快呈上来!”
太监连忙将捷报呈上,朱允熥接过捷报,双手微微颤抖,目光急切地扫过上面的文字。
只见捷报上写道:“蒋忠将军巧用战术,以火枪火炮之威,大破帖木儿军队。敌军死伤无数,丢盔弃甲,狼狈逃窜。我军士气大振,战果辉煌。”
朱允熥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忍不住大笑起来:“好!好得很!蒋忠将军果然是朕的肱骨之臣,此番又立奇功!”
殿上的大臣们听到这个消息,也都兴奋不已,纷纷跪地高呼:“陛下圣明,我朝威武!”
“诸位爱卿平身!”朱允熥激动地说道,“此次胜利,实乃我大明之幸,也是诸位爱卿和将士们齐心协力之功。”
大臣们站起身来,脸上洋溢着喜悦和自豪。其中一位老臣捋了捋胡须,说道。
“陛下,蒋忠将军此次大败帖木儿军队,我军士气正旺。依老臣之见,我们可乘胜追击,直捣帖木儿国都,彻底消除这一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