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时间,弹指而过。
对于沉浸在技术攻关和验证试验中的第三机械厂来说,这一周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忙碌而充实。
有了白杨指明的方向和具体方案,技术科的人如同被打通了任督二脉,领着一帮技术员和老师傅,围绕着那几款被寄予厚望的国产轴向柱塞泵,开始了夜以继日的改进和测试。
更换配流盘材质,联系协作单位进行高频淬火;
优化密封槽结构,试验不同型号、不同材质的密封圈组合;
重新计算弹簧参数,卷制、热处理、测试疲劳寿命……
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白杨提出的要求和技术科细化后的图纸进行。
遇到难题,大家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抓耳挠腮、唉声叹气。
而是习惯性地聚在一起讨论,甚至会模拟白杨的思路:“如果是白所长,他会从哪个角度考虑?”
“白所长强调过,基础理论要扎实,我们再把公式推导一遍!”
奇迹,就在这种专注和努力下悄然发生。
初步的台架试验结果出来了。
改进后的国产泵,虽然在最大压力、效率、寿命等综合指标上,距离白杨最初的设计图数据还有着一些差距。
但其在额定工作区间的压力稳定性、流量脉动、抗污染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尤其是压力曲线后段那个恼人的抖动峰值,几乎被抚平了!
这意味着,在盾构机推进系统这个特定的工况下,这款“魔改”版的国产泵,已经摸到了“可用”的门槛!
消息传来,整个第三机械厂沸腾了。
王建设激动得差点当场掉眼泪,抓着老张的手使劲摇晃:“老张!好样的!你们技术科立了大功!立了大功啊!”
老张黝黑的脸上泛着红光,憨厚地笑着,露出一口白牙:“厂长,这都是白所长指导有方,我们就是照方抓药,出了点力气。”
话虽谦虚,但眉宇间的自豪和兴奋,却是怎么也掩盖不住的。
……
这天,白杨完成了在第三机械厂的最后一次技术交底和数据评估。
看着台架上运转平稳的改进型液压泵,以及旁边记录本上密密麻麻、趋于理想的测试数据,他点了点头。
“王厂长,老张师傅,小李师傅,从目前的数据看,改进方案的大方向是正确的。”
“后续的批量试制、装机联调和寿命考核,还需要你们继续下功夫。”
“尤其是加工精度和装配工艺的一致性,一定要严格把控。”
白杨细致地叮嘱着,像一个即将远行的家长,对留守的孩子千叮咛万嘱咐。
王建设连连点头,像小鸡啄米:“明白!明白!白所长您放心,我们一定把好质量关,绝不辜负您的心血!”
白杨笑了笑,收拾好自己的笔记本和图纸:“盾构机液压系统这边,关键的技术瓶颈算是初步解决了。”
“我研究所那边还有很多事情积压着,后续我就不每天过来了。如果试制和装机过程中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随时给我打电话。”
听到白杨说以后不来了,王建设心里咯噔一下,涌起一股强烈的不舍。
这短短的一周多时间,白杨就像一根定海神针,不仅解决了困扰全厂的燃眉之急,更给他们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和工作方法。
这位年轻得过分的所长,已经用他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态度和惊人的效率,彻底征服了厂里所有技术人员的心。
王建设嘴巴张了张,想说点什么,却发现一切感谢的言语在白杨巨大的贡献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他知道,人家白所长是搞国家尖端项目的,能抽出这么宝贵的时间来“扶贫”,已经是天大的情分了。
最终,千言万语化作一句朴实的话:“白所长,太……太感谢您了!您就是我们厂的大恩人!以后您有任何用得着我们三厂的地方,只要您一句话,我们上刀山下火海,绝不含糊!”
旁边的老张、小李和其他技术骨干们也纷纷围拢上来,七嘴八舌地表达着感激和敬佩。
那一张张朴实而真诚的脸上,写满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强者的敬仰。
白杨微笑着和大家一一握手:“大家言重了。项目的成功,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能为咱们国家自己的盾构机贡献一点力量,也是我的荣幸。”
送别的场面,有些隆重。
王建设亲自带队,技术科几乎倾巢出动,一直把白杨和同行的赵启民送到了工厂大门口。
看着那辆熟悉的黑色轿车缓缓启动,最终消失在街道尽头,王建设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转过身,看着身后一众技术人员,大手一挥:“都回去!打起精神来!白所长把路给我们铺好了,接下来的活儿要是干不好,我们都没脸见他!”
“是!”众人齐声应和,声音洪亮,带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干劲儿。
……
车一路平稳地驶向中科院研究所。
赵启民看着旁边闭目养神的白杨,眼角似乎又多了几分疲惫,心中又是欣慰又是感慨。
这年轻人,真是块好钢,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而且总能创造奇迹。
“白杨同志,这次真是辛苦你了。三厂那边,你可是给他们解决了天大的难题啊。”赵启民由衷地说道。
白杨睁开眼,揉了揉眉心,淡淡一笑:“赵部长,在其位谋其政,应该的。”
赵启民闻言,哈哈一笑:“看来,我们的白大科学家,还是这么谦虚嘛!”
说笑间,车驶入了研究所的大门。
熟悉的科研环境,让白杨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些。
然而,放松是短暂的。
回到阔别多日的办公室,看着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报告、实验数据记录。
还有信笺上那些需要他批复、审阅、决策的事项,白杨刚刚放松的神经瞬间又紧绷起来。
数据分析报告需要审阅。
新的设计方案需要论证。
几个下属课题组的研究进展需要听取汇报。
还有一些与兄弟单位的合作项目需要协调……
桩桩件件,都是关系到研究所核心研究方向的大事。
在第三机械厂的那段时间,他虽然晚上也会抽空处理一些紧急事务,但大部分精力都扑在了液压泵上。
现在,是时候把重心彻底转回来了。
甚至顾不上喝口水,白杨便一头扎进了工作的海洋。
时间,仿佛在他的世界里失去了意义。
从下午到傍晚,再到深夜,办公室的灯始终亮着。
除了偶尔起身活动一下僵硬的脖颈,或者喝几口早已凉透的茶水,白杨几乎没有离开过他的办公桌。
助理小李抱着一摞刚整理好的资料进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
灯光下,白杨的身影显得有些单薄,眉头微蹙,手指在厚厚的报告上快速划过,偶尔停下来,拿起笔在草稿纸上飞快地演算着什么。
“所长,这么晚了,您多少休息一会儿吧?晚饭您也没怎么吃,我给您去食堂弄点夜宵?”小李轻手轻脚地走过去,低声劝道。
这段时间跟着白杨两头跑,他是最清楚所长工作强度的人,眼看着白杨眼下的乌青越来越重,心里是真有些不落忍。
白杨头也没抬,目光依旧锁定在眼前的公式和数据上,摆了摆手:“不用麻烦了,小李。手头这点弄完再说。这几天落下的工作太多了,得赶紧补上,时间不等人啊。”
小李看着自家所长这副“拼命三郎”的架势,张了张嘴,还想再劝,但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他知道白杨的脾气,一旦投入工作,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他默默地帮白杨把茶杯续满热水,又轻轻地将窗户关小了一些,挡住深夜的寒风,然后才抱着空文件夹,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站在门外,听着里面再次响起的纸张翻动声和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小李轻轻叹了口气。
白所长是铁打的,可就算是铁,也经不住这么连轴转啊。
盾构机那边刚解决完,这边研究所的担子又这么重……
不行,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白所长的身体,可是国家宝贵的财富!
小李捏了捏拳头,一个念头在心中逐渐清晰起来。
他知道,直接劝是劝不动的,或许……需要找个更能说得上话的人来“干预”一下?
他想到了一个人。
那个同样关心着白杨,并且有足够分量让白杨“不得不”听从安排的人。
……
第二天上午,第一机械工业部,领导办公室。
周领导正在审阅一份关于全国机床行业技术改造的报告,桌上的红色电话机突然响了起来。
他拿起听筒,沉稳地应了一声:“喂,第一机部。”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显年轻,但语气十分恭谨的声音:“周领导您好,我是高能所白杨所长的助理小李。冒昧打扰您,实在不好意思。”
“哦?是小李啊。”周领导有些意外,他对白杨这个得力的年轻助理有点印象,“找我有什么事吗?是白杨同志有什么工作需要部里协调?”
“不不不,不是工作上的事。”小李连忙解释,语气带着几分犹豫和担忧,“周领导,是这样的……我……我想跟您反映一下白所长的身体情况。”
“白杨的身体情况?”周领导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他怎么了?生病了?”
“不是生病,是……是太累了!”小李像是鼓足了勇气,语速也快了起来,“周领导,您知道,前段时间白所长一直在帮第三机械厂那边解决盾构机液压泵的技术难题,几乎是连轴转。”
“现在好不容易回来了,研究所这边又堆了一大堆工作。他昨天回来,连口饭都没好好吃,就一直工作到深夜,今天一早又来了。”
“我劝他休息,他总说时间不等人……我看着他眼圈都黑了,脸色也不太好,我是真担心他这么拼下去,身体会垮掉啊!”
小李一口气把心里的担忧都倒了出来,语气里满是真切的焦虑。
周领导静静地听着,脸上的表情逐渐变得严肃起来。
白杨最近的工作强度,他是有所耳闻的。
盾构机项目的重要性,他比谁都清楚。
白杨能亲自出马,并且在短时间内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他这个主管工业的领导,心里是既高兴又感激。
但他确实忽略了,白杨虽然是个年轻人,但精力再旺盛,也不是铁打的。
尤其是研究所那边,本身就是智力高度密集的尖端科研领域,同样耗费心神。
现在两边重担一肩挑,还真是……
“小李,你反映的这个情况很重要。”周领导沉声说道,语气中透着对下属的关切,“我知道了。你也要注意提醒白杨同志劳逸结合,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是是,我知道,可……可他不太听劝。”小李有些无奈。
“嗯,我来想办法。”周领导心里有了计较,语气不容置疑。
挂了电话,周领导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他拿起另一部电话,想了想,拨通了第五机械工业部赵启民的办公室。
“喂,启民同志吗?我是周同啊……对,跟你了解个事儿,关于白杨同志最近在你们那边工作的具体情况……”
他需要更全面地了解一下白杨最近的状态,然后,得想个办法,让这颗冉冉升起的科技新星,稍微放慢一点脚步,至少,也要保证充足的“燃料”供应。
这个年轻人,太重要了,容不得半点闪失。
周领导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眼神深邃。
周领导放下通话的听筒。
赵启民在那边几乎是拍着胸脯保证,白杨同志在那边绝对是“鞠躬尽瘁”。
不光解决了卡脖子的液压泵难题,还顺带指导了他们厂里好几个技术攻关小组,简直恨不得把自己掰成几瓣用。
评价很高,但周领导听着,眉头却锁得更紧了。
这哪里是工作,这分明是在透支生命!
年轻人有干劲是好事,有担当更是难得,但这种不要命的搞法,绝对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