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巴库油田升起熊熊的大火,库尔班和舍尔纳将军带着部队早已经离开了此地,退入车臣人的控制区。
面对苏军的追击,车臣人勇敢的肩负起狙击的任务,这让库尔班感动不已。只要真心付出就有回报。良好的民族政策和统战措施才是拉拢少数民族的法宝。
库尔班担心大部队撤离之后,车臣人被约瑟夫报复,特意说服舍尔纳将军把用不到的武器装备留给车臣人,以壮大车臣战士的实力。
正是库尔班的努力,获得了车臣人和印古什人的友谊,他们心甘情愿的狙击苏俄军队,给A集团军撤离创造了极佳的机会。
当整个A集团军群完整的撤出高加索山区,伤亡不足两万人。因此库尔班和李斯特将军受到德军统帅部的嘉奖,库尔班少将因此获得一枚骑士十字勋章。
不过这一切可苦了车臣人,日后车臣人被苏军疯狂报复,卡图耶夫不得不带领族人在丛山峻岭之中与这些人进行周旋。
完成任务的第二坦克旅,被撤到了罗斯托夫,重新回到第一坦克师的编制。
至此第一坦克师彻底完成本次作战的使命。
相比林虎带出来的两万装甲兵来说,库尔班的功劳也不可小觑。毕竟这场世界大战打的就是资源,此时的德军石油储备仅仅只有80万吨,加上大明王朝驰援的50万吨石油,也不过是130万吨。
如今,战争已然进入第三个年头,德国若想勉强维持战争,就算处处精打细算、省吃俭用,一年最少也需要消耗1000万吨石油。而反观对方的俄国,其石油产量高达2700多万吨,仅从石油资源上看,俄国凭借这一巨大优势,足以对德国形成长期的消耗之势。所以,炸毁巴库油田就显得尤为必要。巴库油田被炸后,苏俄的石油产量骤降至700万吨,与德国相比,其优势便不再如先前那般显着。
倘若美利坚不再给苏俄提供物资支援,德军在精心规划、合理调配资源的情况下,与苏军还是具备一战之力的。
然而,此时的元首,因长期沉浸于战争的压力与狂热之中,已然磕药磕到精神有些不太正常。对于炸毁巴库油田这一决策,他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满。
“听说是朱大哥让库尔班怂恿李斯特将军砸掉巴库油田的?难道陛下不知道巴库油田对德国的重要吗?失去了石油,我们的战争将无法持续,这么简单的道理你难道不懂吗?”元首的不满已经体现在情绪上,已经无法掩饰了。
“我懂,而且比你懂得更多,这些油井对于约瑟夫来说可能更重要。只要这些油井能够存在,约瑟夫就有打败你的可能,所以我有必要毁掉他们。”朱由检冷笑一声,对元首的战争经济学表示不屑的同时,缓缓来到地图面前,用手笔画了一下巴库到基辅的距离。
“你看,毁掉油田有时候比夺取油田更加重要。基辅距离巴库油田将近1900公里,而德国边境离巴库则更为遥远。就算我们侥幸能够占领巴库油田,如此漫长的距离,我们又怎有十足的把握守住它呢?更何况,苏军必定也深知巴库油田的重要性,他们也绝不会轻易让我们得到油田,必然会在撤离前对油井进行破坏,李斯特将军已经证实这一点,苏军确实已经将油井破坏得千疮百孔。为了守住这片产出有限且难以掌控的油田,我们不得不耗费A集团军群20多万人的兵力,驻守在漫长的高加索防线,而这20万军人原本可以用在更重要的地方。如此一来,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实在是不明智之举,无法出产石油的油田,对我们来说实则一文不值,根本不值得我们在上面浪费精力。因此,我才果断让库尔班执行炸毁油田的命令,毁掉苏军2000万吨的石油产能。这样一来,德国的石油储备和俄国的石油产量差距就不是很大了。你与约瑟夫之间就能够拥有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这下,你总该明白我的良苦用心了吧。”
朱由检的这一番话,犹如一声惊雷,瞬间惊醒了陷入偏执的元首。他那原本狂热而混乱的眼神逐渐恢复了清明与冷静,开始重新审视这一决策背后的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