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明朝宦官1(2 / 2)

这哪里是太监?分明是一尊杀神。

“这尼玛……是太监说的话?”

“简直比爷们儿还爷们儿。”

……

【明朝西厂创始人大太监汪直幼年进宫当了太监】

【他服侍明宪宗朱见深宠妃万贵妃而深受帝王宠信】

【成化十三年,明宪宗朱见深为加强特务统治,建立西厂,由汪直作为统领】

【汪直曾多次监军出征】

【成化十五年,朱见深下令围剿建州女真,明军大胜,重创女真部落】

【随后汪直长期镇守辽东】

【成化十六年,与王越一起出兵河套,大破鞑靼军】

【汪直因为长期远离京师,与帝王逐渐疏远】

【最后遭到弹劾,被贬南京】

弹幕:

“汪直这么牛掰的人物,竟然被文臣嚯嚯,可惜了。”

“能善终就不错了。”

“南京养老,也好过身首异处吧?”

“汪直如果不是太监,那堪比霍去病呀?就是大明的冠军侯了。”

“人家太厉害了,显得文官集团无能,他必须死。”

“成化帝就一点好,只要为他办事,他真心保你。”

“一个郑和,一个汪直,两个算是明朝为唯二掌兵的太监。”

“成化犁庭,打废中兴的北元。”

“14岁提督西厂,20岁退休。”

“虽然是太监,亦有功于国!”

……

大明位面。

看着密密麻麻的弹幕,汪直感觉此生无憾了。

“虽然是太监,亦有功于国!”

“有这句话,足矣!”

明宪宗朱见深顿感压力山大,汪直17岁掌西厂,打蒙古,成化犁庭。

“他屠灭女真,手撕鞑靼、瓦剌。”

“是宦官中的少有的战力担当。”

“后面更是长期镇守辽东。”

明宪宗捻了捻手指,突然叹息一声。

“汪直,希望你明白朕的苦心。”

同位面的朱棣越发得意自己看人的眼光,他随手培养的一个太监,也能史书留名。

“听听,都听听。”

“郑和开了个好头。”

“明朝的太监都奔着名留千古去的。”

“他让明朝的太监知道了,原来太监,也能干大事。”

……

大汉位面。

刘彻突然羡慕起大明了。

“大明的帝王,能让朕刮目相看的没有几个。”

“但大明的太监却把这个职业做到了巅峰。”

“关键他们还特别忠于帝王。”

刘彻想到大明亡国时,一群太监拼死抵抗,以身殉国的场景,连连赞叹。

“明朝的太监比文官有风骨多了。”

“他们是真的为大明着想。”

……

【第三位:刘瑾】

【刘瑾是明武宗朱厚照时期内廷宦官“八虎”之首】

【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

【他早年入宫当太监,在朱厚照继位之前,刘瑾就在东宫侍奉】

【朱厚照继位之后,刘瑾逐渐开始掌握大权】

【他利用手中的权力,结党营私,排除异己】

【设立内厂,凌驾于东、西厂之上,以监视百官和百姓】

看到这里,众人一脸懵逼。

各个位面的古人全都先入为主,认为明朝的太监,多是郑和、汪直一流,一心为大明,渴望名留千古。

没想到还出了个刘瑾这般臭名昭着的权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