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赶紧跟爷奶打一个电话报告这喜事,还有小叔哪里,二叔哪里,他们都记挂着。”
虽然不在家里,但是家里长辈记挂着。
“好,等一下就去打,等一下就去打,大壮,可要把录取通知书收好,顺便整理你自己要去上大学的东西。”
赵建平是笑着离开家里,去大队部打电话。
当四合院这边赵奶奶他们接到这个电话,都非常高兴的。
这终于收到录取通知书了。
他们终于松了一口气了。
是真的怕出事。
然后赵爱军这边也收到老家打来的电话。
这可是大喜事。
这大侄孙考上了大学,都不孬,考上了。
接着就是赵爱民这个小叔了。
“哈哈,考上就好了,考上了就好,那我们今年县里又出名了。”
都出了好几个清大的学生。
至于赵大嫂娘家这边,是让二壮骑着自行车去通知这个好消息的。
当大壮姥姥得知这个喜事,直接去后院抓了一只鸡让二壮带回去。
大壮大舅妈没有说什么,都替这个外甥高兴。
京市邮寄回来的东西,赵大嫂经常给娘家送一小份过去尝尝。
大壮姥姥的几个儿子也早早分家了,大壮姥姥和姥爷都是跟着大儿子的。
街坊邻居都知道这事,都说赵大嫂孝顺。
都嫁人这么多年了,还经常提着大包小包回娘家。
“建平,你大舅妈他们那边要不要通知一声?”见打电话回来的赵建平,赵大嫂立即就问了出来。
“去通知一声吧,不然到时候一定说,姥姥走了,就跟他们断亲了。”
这个是赵建平亲自去通知的,大舅家,二舅家,甚至赵大姨家。
等赵建平一走。
大舅家平静一些,都有几分不敢置信。
“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他们家好几个都考上了清大?”
“妮妮考上了清大、她那男人也考上了清大,还有她小叔哪两儿子都考上了清大,如今大壮也考上了清大。”
赵大舅家其他人听到这话,都沉默了,清大那么好考吗?
“你们也好好读书,能考上大学,就拼命去考,大学毕业之后,就能分到工作,而且还能成为城里人,我和你奶,你们爸妈他们会好好供你们。”
“爷奶,我们知道了。”
他们穷,只有读书这一条路。
二舅家更是平静,因为他家大孙子也考上了中专,还请客了。
而赵大姨得知这个消息,震惊的不行。
“怎么他们家又考上了?”
赵大姨很是嫉妒赵母这个当妹妹的如今在京市生活。
他们家如今又有人考上清大。
一直在那里念叨的不行。
赵大姨夫听到他这话,眉头皱的很深。
如今过得好的多得是。
如今小姨子两口子直接去了京市,享闺女的福去了。
谁能没有想到,当初妮妮傻了,居然好了。
如今两家更是天差地别的。
差距太大了。
京市那可是首都。
他如今做家具,赚了一点小钱。
“你说孙子们也不差,怎么就没有一个考上大学的?”
这个话,赵大姨夫也不好接。
能说当年赵叔就会识字,还送几个儿子去县城读书。
这读书真的能改变。
还是多存一点钱,让孙子们好好读书。
至于跟小姨子家比,就算了吧,相差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