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陆抗(1 / 2)

陆抗与羊祜分别是孙吴与西晋的将领,两军交战时,羊祜都会事先告知对方,如果有将领提出偷袭,羊祜就会让这些将领喝酒,直到他们醉倒无法说出计谋。

羊祜的部队在吴国境内收割稻谷作军粮,羊祜每次根据收割的数量用绢偿还。

一次,陆抗生病了,羊祜派人给陆抗送了一副药说是自己配制的要,吴将拿到药后害怕其中有诈,便劝陆抗不要服用,陆抗深信羊祜不是暗中下毒的人,服下了羊祜送的药。

对于羊祜善意的行为陆抗心中很清楚,他常告戒将士说他一味推行仁德,我一味推行暴政,这样没有交战我们就已经屈服了。

应各自保护好自己的分界线,不要在其中寻求利益。

吴主孙皓听说陆抗在边境的做法后,就派人斥责他,陆抗回答国家不能不讲信义,这样做就是彰显大国之德。

孙皓无言以对。后世称两国将帅虽临敌相拒,仍敦睦交谊为“羊陆之交”。

吴主孙皓频繁让军队出征,百姓疲惫不堪,陆抗上疏劝谏吴主出兵应该要抓住有利德时机,时机未到就不能轻易出征。

他认为对于吴国而言最重要的是用休养生息,重要人才,赏罚分明等方式富国强兵,然后等待好时机席卷天下。

如果听任诸将舍身求名,穷兵黩武,功辄耗费数以万计的国家钱财,使士卒困苦憔惫,敌人并没有因此衰败,而我们自己却已困乏不堪。

如今只去争取帝王的资格,而被小小利益遮障双眼,这是臣子的奸恶,不是为国之良策。

“穷兵黩武”意为竭尽所有的兵力,任意发动战争。

“陆抗出生于三国吴黄武五年,吴郡吴县人,是东吴名将陆逊的次子,长沙桓王孙策的外孙。”

“赤乌八年,陆逊去世,陆抗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并被吴主孙权任命为健武校尉,暂时接管父亲陆逊的部众五千人,把父亲棺柩运回故乡吴郡安葬。

“安葬父亲后陆抗回京晋见孙权,孙权把杨竺指控陆逊的二十条罪状一一质问陆抗,陆抗逐条对答为父亲辩白,消解了孙权对陆逊的怒气。

“赤乌九年,孙权任命陆抗为立节中郎将,与诸葛恪互换防区,屯守柴桑,后升任为奋威将军。

“吴太平二年,魏诸葛诞在寿春起兵反司马师,吴国派军增援,陆抗为柴桑督,破魏牙门将偏将军,升任为征北将军。

“永安二年,陆抗被拜为镇军将军,镇守西陵,负责自关羽濑至白帝城的军事。

“永安六年,蜀主刘禅降魏,次年,吴主孙休想要夺取巴东郡,命抚军将军步协率军西入益州攻打永安,被故蜀汉巴东太守罗宪击败。

“孙休大怒,派陆抗率领三万余人增援,东吴军最终也未能攻克巴东郡,曹魏派荆州刺史胡烈率领二万进攻西陵以救援罗宪,陆抗等人只得退军。

“同年八月,孙皓继位,加封陆抗为镇军大将军,领益州牧。

“建衡二年四月,东吴大司马施绩去世,陆抗被任命为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各地军事的都督,驻守乐乡。

“孙皓即位后政事上多有缺失,陆抗上疏劝谏吴主孙皓要以德维持国家内部的安定,同时分析了东吴当下的形势,即在外没有强大的援助,国家本身也不强大,内部政治腐败,人民不安,现在吴国所依靠的条件不过是长江天险,高山险恶,而这是守卫国家最次要的条件。

“陆抗表示常常为国事忧虑,谨陈述十七项对时局的建议,请求吴主赐阅,孙皓不理。

“当时何定在朝堂上玩弄权柄被人民痛恨,可孙皓认定何定忠心,要封他侯爵。

“陆抗上书直言何定为性情奸诈的卑贱小人,不能信任和任用,孙皓不听谏言。

“凤凰元年八月,东吴西陵督步阐占据城池发动叛乱,九月举城降晋,并送其侄步玑到洛阳为人质,晋武帝诏命步阐为都督西陵诸军事、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领交州牧,封宜都公。

李白:吴帝孙权放心不下执政多年的陆逊,借东宫之争逼死了他,且命其子陆抗为建武校尉,领陆逊部众五千人,一同护送灵柩。

陆抗安葬父亲,还都复命时,孙权拿出当时告发其父的二十条罪状来质问陆抗,陆抗一一与孙权核实,为父辩白,浇灭了孙权的怒火。

太元元年,陆抗因为重病来到都城建业医治时,此时孙权大限将近,他当着陆抗的面烧毁了曾经诋毁陆逊的材料,这位三国中活得最久的君王在临终前低下了高贵的头颅,换来一位良臣一生的忠心。

建兴元年,吴帝孙权去世,其子孙亮继位,大赦全国,各在位的文武官员都晋爵加赏,闲散官员加升一级,陆抗被拜为奋威将军。

然而此时的东吴官场上却是暗潮涌动,挟东兴大捷之威的太傅诸葛恪没有意外地被合肥新城所拦截,但诸葛恪没有反思过错,而是越发的跋扈,被新帝孙亮与卫将军孙峻设计诛杀。

然而这场内耗并没有结束,孙峻在表了一波忠心后立刻对宗室下手,激发了更大的矛盾,甚至孙亮还被废身亡。

有父亲插手东宫之争的前车之鉴,陆抗没有加入这场内斗大戏当中,而是镇守要地,巍然不动。

永安二年,陆抗被吴景帝孙休拜为镇军将军,于次年,假节。

元兴元年,东吴末代皇帝孙皓即位,加陆抗为镇军大将军。

凤凰元年是陆抗扬名之时,吴丞相步骘次子步阐举西陵城投降晋国,还把长兄的两个儿子送去当人质。

陆抗反应不慢,立刻发兵进攻步阐。

但晋帝司马炎的动作同样迅速,分三路人马接应步阐,其中就有陆抗的一生之敌——羊祜。

陆抗比晋国援军先一步到达西陵城下,但他没有急于速胜步阐,而是构筑高墙,“内以围阐,外以御寇,昼夜催切,如敌以至”。

众将不解,求战心切,不得已,陆抗先让众人打了一场,果然难以攻克,这才使得诸将信服。

此时,晋国车骑将军羊祜、荆州刺史杨肇的援军也赶来了,不过陆抗早有准备,将羊祜和晋国主力悉数阻挡在了江陵城外,又预判了杨肇的进攻意图,在逼退晋军后,陆抗全力攻打西陵,斩杀了叛变的步阐。